游客
题文

197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通过①过程得到的B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之前,应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                ,该处理的实质是在小鼠体内发生            过程。
(2)病原体注入小鼠体内后,通常需要经过            细胞的处理后,才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3)制备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脾中采集,然后以                 作诱导剂,使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筛选和克隆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                             的特点。
(4)骨髓瘤细胞与进行原代培养的细胞相比较,核物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       ,从而违背了“程序性细胞死亡”规则,打破了细胞产生与死亡的动态平衡。
(5)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运用了                               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果蝇性染色体X和Y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已知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分析回答:

(1)基因B和b的根本区别是。若只考虑这对基因,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2)若某雄果蝇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若此雄果蝇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3)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已知Ⅳ-三体的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则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条(写出全部可能性)。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分析,此种三体雄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产生种配子,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个体与三体的比例为

如图甲为草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是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若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发生的过程有
(2)草原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都会因消耗大部分能量,还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并且都有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所以能量流动是的。
(3)乙图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从而大大提高了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人类在此过程中对群落演替产生的影响是改变了群落演替的

Ⅰ.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下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结构,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Ⅱ.(8分)甲、乙两种化学物质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依据实验结果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实验步骤:
①制备细胞悬液:用处理小白鼠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
②进行细胞培养:
a.取A.B.C三个洁净的锥形瓶,分别加入
b.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化学物质甲、乙,并将培养瓶摇匀;
C瓶加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c.把3个培养瓶放在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
③制作临时装片
④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进行对比,以确认发生变异的细胞。统计
(2)实验结果:

培养瓶
A
B
C
变异细胞占总细胞数
1.3%
12.5%
0.1%


(3)请写出实验结论: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与棉花有关生理活动的问题:

(1)图一中,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图示中[H]用于。①~④过程中,能为该细胞合成蛋白质供能的过程是
(2)图二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6mg/dm2·h,则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其中C点时的呼吸强度为mgCO2/dm2·h 。
(3)图三表示一昼夜(0时至24时)在一个种植有棉花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相对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棉花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②该棉花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并说明理由
(4)凤眼莲原产南美州,作为入侵生物对我国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科研人员对某地生长的凤眼莲、棉花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测量,获得如下数据:


凤眼莲
棉花
光饱和点(lx)
2458±69
2550±37
最大净光合速率umol/(m2·s)
34.50±0.72
30.36±0.42
光补偿点(lx)
20.25±2.60
29.75±2.42

与棉花相比较,能说明凤眼莲生长较快的原因①

(16分)如图中甲细胞可产生抗体,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细胞中,属于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的有[ ] ;按顺序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该过程中生物膜面积基本不变的细胞器是。(用数字标号表示)
(2)下表是与抗体合成及分泌有关的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

细胞器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67
28
少量

59
40
0

39
0
59

其中,甲、丙分别是(用数字标号表示)。
(3)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填编号)。高尔基体产生的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
(4)若细胞器1衰老后参与分解的主要细胞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