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了两种可能:一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32-+H2O=2Fe2++SO42-+2H+;二是发生双水解反应: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为了证明是哪一种反应发生,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下列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Ⅰ,学生选择的实验用品:Na2SO3浓溶液、BaCl2稀溶液、稀盐酸;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从选择的药品分析,作者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取5mL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这种红褐色液体是______________。向红褐色液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份加入BaCl2稀溶液,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换用稀释的FeCl3和Na2SO3溶液重复实验Ⅰ、Ⅱ,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FeCl3浓溶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份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如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
(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
混合气→()()接()()接()()接()()接()()。
(2)确认混合气中有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A是一种酯,分子式是C14H12O2,A可以由醇 B跟羧酸C发生酯化反应得到。A不能使溴(CCl4)褪色。氧化B可得C。
(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
A____,B____,C____。
(2)写出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它们都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____和____。</PGN0022B.TXT/PGN>
羧酸酯RCOOR′在催化剂存在时可跟醇R″OH发生如下的反应(R′,R″是两种不同的烃基):
此反应称为酯交换反应,常用于有机合成中。
在合成维纶的过程中,有一个步骤是把聚乙酸乙烯酯
转化成聚乙烯醇,这一步就是用过量的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来实现的。
(1)反应中甲醇为什么要过量?
答: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聚乙烯醇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聚乙酸乙烯酯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与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氮气,反应式为:
NaNO2+NH4Cl=NaCl+N2↑+2H2O↑+Q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填写编号)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c.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②B部分的作用是____。a.冷凝b.冷却氮气c.缓冲氮气流
③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____;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PGN0021B.TXT/PGN>因是______________。
④收集N2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用文字说明)____;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填写编号)________。a.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b.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 12分)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