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拌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图。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拌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__。             
(4)原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__。
(5)搅拌引起溶质转移,此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分)关于As的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①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
②已知0.2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氧化性:KBrO3>H3AsO4 B.氧化性:H3AsO4>KBrO3
C.还原性:AsH3>X D.还原性:X>AsH3

④在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2011年5月份以来,受到拉尼娜现象和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共同作用的影响,我国南方出现持续罕见的旱情,为此专家建议尽快发展高能抗旱保水剂用来调控农田水分和作物耗水,减缓水资源短缺和干旱的危害。已知有机物I为一种保水剂,可通过烃A经下列转化生成:

提示:不能稳定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I的结构简式为:AI
(2)F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3)反应②和⑦的反应类型为:②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5)M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它是由2个F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脱去2个水分子形成的环状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D有两种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属链状化合物的稳定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水”电池是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的一种新型电池。
(1)研究表明,电池用二氧化锰纳米棒为正极材料可提高发电效率,这是利用纳米材料具有特性,使之能与钠离子充分接触。
(2)“水”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3)利用电解实验可以制得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如右下图所示,已知两电极的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①若图中的电池为“水”电池,则其与a极相连的电极是由下列物质中的制成(填编号,下同)。

A.MnO2 B.Ag C.NaCl D.Na2Mn5O10 E.AgCl
②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电解液c可以是
A.纯水 B.NaCl溶液 C.H2SO4溶液 D.CuCl2溶液
④当生成1mol Fe(OH)2白色沉淀时将消耗MnO2mol。
(4)某温度下,Fe(OH)3(s)、Mg(OH)2(s)分别在溶液中
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与溶液pH的关
系如右图。请据图分析:

①温度下,溶度积常数的关系为:KSP[Fe(OH)3]KSP[Mg(OH)2](填“>”、“=”或“<”);
②如果在新生成的Mg(OH)2浊液中滴入足量的Fe3+,振荡后,白色沉淀会全部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X、Y、Z、W是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所在族中的两种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原子晶体的化学式为;其熔点比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填“高”或“低”)。
(2)Z元素与Y元素所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W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W或W的化合物,是中学化学课本中常见反应的催化剂,请写出其中一个用W或W的化合物做催化剂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则X(s)与Y2(g)反应生成XY(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向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Ⅰ)所示,其中t0--t1阶段c(B)未画出。图(Ⅱ)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四个阶段改变的条件均不相同,每个阶段只改变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中的一个条件,其中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t1="15" min,则t0---t1阶段以C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mol· L—1·min—1
(2)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mol· L—1
(3)t5----t6阶段保持容器内温度不变,若A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0.01mol,而此过程中的热效应为a kJ热量,写出此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