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新华网消息:中国经济牵动世界神经:两会众多议题中,国际社会格外关注的,还是两会透露出的中国经济政策新动向。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在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企稳回升,并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全球市场和世界经济的神经。—新华社记者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在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突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方式,以此来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请问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国家干预经济”这种模式的开创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这种模式在当时产生了什么积极效果?(1+2分)
(2)“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全球市场和世界经济的神经”,这跟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什么趋势加强联系紧密?导致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联系紧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趋势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1+2+2分)
(3)面对上述情况,你认为在世界经济大潮中,中国该如何应对才能继续企稳回升,并继续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非常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不断推出强农惠农的新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政策回顾:
(1)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进行_________________。
(2)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
运动。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分析对比:
(4)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历史认识:
(6)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奋斗历程。请回答:
(1)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该宪法规定美国是什么体制的国家?根据宪法,谁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2)辛亥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请用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该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怎样理解其社会主义性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人民共同面临法西斯的侵略,热爱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展开了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请回答: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举出1940年八路军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一例著名战役。(2分)
(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重庆人民积极投入抗战。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2分)
(3)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其标志是什么?之后,反法西斯国家为协调行动召开了多次会议,下图所示,归哪次会议期间的场景?(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洋务派举办新式教育事业,洋务派首先感到的是急需翻译人才,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招收满族学生入馆学习,除学习外文外,还学习汉文。以后又陆续设立了一批以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为主的学校。为了适应近代化工业的需要,洋务派举办了以学习外国科学技术为主的各类学堂。洋务派还开办了以建设新式海陆军服务的各类军事学校。
----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政治家、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和军人,新政府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举办新式学校的特点,并指出其直接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3)综合,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有什么相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
材料三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
----摘自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使英国的重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与近代英国海上活动的性质有何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