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
(2)若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 点可产生兴奋
(3)由图甲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 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 个。
(4)用箭头在图乙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5)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传导只有在某些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如乙酸胆碱)参与下,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 (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囊泡,后者再与 融合,而将神经递质排入突触间隙。
(6)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反应,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神经冲动传导过来时,i处细胞膜的电位变化是 ,进而兴奋区和未兴奋区形成 。
(一)分析下列表中细胞信息的传递,回答相关问题:
类型 |
产生信号分子的器官 |
信号分子 |
信号分子传递的途径 |
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蛋白在细胞上的位置 |
细胞反应 |
A |
① |
激素a |
② |
甲状腺细胞膜 |
③ |
B |
卵巢 |
激素b |
体液 |
多种细胞的细胞核内 |
调节基因的转录 |
(1)在A类型细胞通讯中,①代表,在寒冷环境中激素a分泌增加时,细胞反应③表现为。
(2)在B类型细胞通讯中,激素b的化学成分应该是。
(二)下图甲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图乙是一个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表示感受器的是编号
(2)图甲中共有突触个;如果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表示错误的是(填箭头旁字母)
(3)图甲中如果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图中ABCD处首先测到局部电流的是处。
(4)图乙中的 结构“1” 表示___________,释放的物质“3”表示。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用字母表示)
A.神经递质 | B.载体蛋白 | C.性激素 | D.血红蛋白 E.呼吸酶 F.抗体 |
(2)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是。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
(4)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产生抗体的是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细胞。
(5)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 _________________ 共同调节的结果。
课本基础知识填空:
(1)该细胞与蓝藻细胞的根本区别是该细胞。
(2)能使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的是试剂,脂肪可以被染液染成红色。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需要对口腔上皮细胞使用染液进行染色。
(3)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多肽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如下,请回答问题:
化 合 物 |
多肽化合物 |
蛋白质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
催产素 |
牛加压素 |
血管舒缓素 |
舒张素 |
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
甲状腺激素 |
肌蛋白 |
胰岛素 |
抗体 |
血红蛋白 |
|
氨基酸数 |
9 |
9 |
9 |
10 |
13 |
22 |
223 |
51 |
660 |
574 |
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
。表中蛋白质⑥具有作用,蛋白质⑨具有作用。
(4)内质网的功能有:。
(5)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有:。
(6)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越多,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图,观察此图回答:
注意:[ ]中填写英文字母,横线上填写中文文字。
(1) 该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 ],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和病毒的是[ ]_________。
(2) 该细胞中存在DNA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和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缺少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 如果该图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 ]_________。
(4) I与D两细胞器的共同特点是,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这两个细胞器的数目________(不同/相同)。
(共17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下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30 ℃、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当图甲中细胞有d、f过程发生而没有e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是d过程也不发生,则此时该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是(用化学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图乙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mg/(dm2·叶·h) 。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田增施农家肥能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原因是。
(3)适当提高CO2浓度时,C点将______;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_____;将环境温度调节到25℃,乙曲线中A点将,B点将。(填“上移”“下移”“左移”“右移”)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该实验需要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