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常温下碳酸钠(Na2CO3)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与假设】溶液的pH可能是(填入你的猜想与假设)
① pH>7 ② pH 7; ③ pH 7。(填“>”“=”“<”)
【设计与实验】小方、小钟、小陈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方: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Na2CO3溶液沾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钟: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Na2CO3溶液沾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陈:取pH试纸直接浸入Na2CO3溶液中,测得pH>7。
【评价】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正确的是 同学,其余两位同学操作上都有错误,其中 同学所测得的pH值会比实际值偏小。
【结论】从物质的类别看,碳酸钠是一种 (填“酸”或“碱”或“盐”),它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它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色。
【应用】工业上常使用碳酸钠与熟石灰来制取氢氧化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所属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 。
某兴趣小组回收废旧锌锰电池制备皓矾晶体(ZnSO4·x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Ⅱ依次为下图中的(填字母)。
A B
(2)对A图蒸发皿中所盛液体的量要求是
(3)B图中的玻璃棒作用是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② 3个三氧化硫分子
③ 硫酸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④ 铵根离子
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变化的过程,请观察下列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实验室用KClO3与MnO2混合加热制O2,可选用上述(填编号)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B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C装置。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此时发生装置选用B(或C)而不选用A的理由是。下列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可选用上图中C、E作为制气装置的是(填编号):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②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在加热的情况下制CH4
(3)F 装置从a、b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D、E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为了检验F装置的气密性,某同学对F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处理。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b端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再用,观察b端水中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现用A、F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连接A装置的应是口(选填“a”或“b”)。
下图是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10℃时,这几种固体中的溶解度最小。
(2)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将含160g硝酸钾和10g
氯化钠的混合物加入该烧杯中,溶解配成80℃
的溶液,再冷却到10℃,烧杯中析出的固体的
名称是,质量是g。当硝酸钾中含
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采用(填“降温”或
“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3)在40℃时,将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和NaCl溶液,冷却到20℃,此时关于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填编号)
A.可能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可能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C.两者可能仍旧相等
(4)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上图所示的配制过程还有两种仪器未画出,它们是。将100g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10%增大为20%,若保持溶剂质量不变,需加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g。
(共3分)(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检验蜡烛的燃烧产物,
将烧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十几秒钟,发现烧杯
壁上没有水雾出现,原因可能是。
(2)用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加热液体的实验,其中用
作热源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下同),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