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
(5)宜乎众矣 宜: 翻译下列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岩叠嶂(zhàng) |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xī) |
C.飞漱其间(shù) | D.属引凄异(shú)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略无阙处()(2)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良多趣味()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三峡“夏季的水”的特点。
①三峡的山的特点是:
②三峡夏季的水的特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锇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人恒过,然后能改()(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在句中的意思
(1)曾益其所不能通,意思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意思将画线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
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
B.本文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 |
C.论证“死于安乐”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 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 |
D.全文从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方面论说人要成就一番大业,必须经过艰苦的 |
磨炼。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吾射不亦精乎()
(3)尔安敢轻吾射()(4)康肃笑而遣之()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代的是
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一句是()
A.睨之,久而不去。 |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 D.无他,但手熟尔。 |
陈康肃公的两句问话“汝亦知射乎”和“尔安敢轻吾射”各说明他的什么态度?
答:
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余挐一小舟 ()②雾凇沆砀()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④客此()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上下一白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B.①上下一白②及下船 |
C.①是日更定矣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D.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千山鸟飞绝 |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高雅的情调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舟子就用“痴”字来形容作者,说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几联描写雪景的古诗词。(不少于2联)
桑怿传(节选) 欧阳修
(怿)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舟载民”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不以物喜 | B.咨臣以当世之事 |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 D.可以一战 |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文段主要写了桑怿的两件事。 |
B.在桑怿做郏城尉的时候,他除掉了好多个强盗。 |
C.桑怿虽没有文读过多少书,但所作所为事情都合乎情理。 |
D.在此文中,桑怿表现出了有勇有谋、体恤民情的品质。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缚其余: ②见民走避溺者:
③怿善剑及铁简: ④粟尽乃止: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 (2分)
译:
(2) 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 (2分)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