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日:“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聚饮者日:“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
卖酒者日:“几何数?”日:“子母四百金。”卖酒者日:“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客有橐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吱。客多负,私快快日:“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日:“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魏子日: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日:“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平事,商量事情。②咨嗟:叹息。③侪:,同辈,同类的人。③子母:利息和本金。⑤责券:求取证据。⑥橐:名词作动词,“用口袋装”的意思。⑦酬,这里是“花费”的意思。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善酿致富。   以:      (2))或童婢沽……   遣:         
(3)甲期不肯偿,将讼。逾:    (4)闻卖酒者长者,寄宿。趋:____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2)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3)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文表现了卖酒者的哪些品行?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条说明。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解释下面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 (3)窥谷忘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绝妙好辞
魏武①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②”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所谓“绝妙好辤”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节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语》)
【注释】①魏武:指曹操。②齑(jī)臼(jiù):捣粉末的器具。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尝(▲)曹娥碑下(2)卿解(▲)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魏武(曾经)过曹娥碑下 B.杨修(跟从)
C.魏武(才)曰 D.女子(女人,与男人相对 )也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 分)
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杨修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时先主新野(▲)(2)将军枉驾顾之(▲)
(3)耕于南阳(▲)(4)遂用猖獗(▲)
下列句中划线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
C.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D.谓计将安出(徐庶)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从中可提炼的成语是__________ ,但两文段内容各有侧重,请用一句话概括乙文大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仲淹掌学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 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选自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诇(xiònɡ):看。②绐(dài):欺骗。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训 督 学 者 皆 有 法 度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多所教也(他,范仲淹 ) B.见有先寝者,之( 责问 )
C.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之(为了) D.夜课诸生,读书食(睡眠、 饮食)

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
范仲淹受晏殊之请,在管理学校时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4 分)
夙夜优叹夙夜() B深人不毛不毛()
伤先帝之明以() D至于斟酌损益益()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恐/托付不效 B.深追先帝/遗诏
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 忠言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