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节选自《曹刿论战》)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又何焉______________       (2)小惠未 ______________        
(3)神弗也______________
下面加点的“之”与“小大之狱”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 B.辍耕之 垄上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何陋之有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后,衡病重而卒,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文正。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或问之

  

②亦不睨视而去

  

(2)翻译句子。

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3)许衡是一个怎祥的人?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以头抢地耳

  

②长跪而谢之曰

  

(2)翻译句子。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唐雎列举三位“布衣之士”的目的是什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已,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奶,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版)

【注】骥:千里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千里称也

称: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喂养

C.才美不外见

见:看见

D.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人不知而不愠

B.康肃笑而遣之

C.野芳发而幽香

D.乃记之而去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说”是古代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看法的文体。

B.甲文分析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地表现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C.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自身品德修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D.甲乙两文都将千里马比作人才,重点阐述了应如何对待人才,洋溢着不平之气。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依以从事,犹逾已。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皆如此。

(节选自《墨子•法仪》)

【注释】①法仪:法规准则。②百工:从事各种行业的人。③矩:古代画方形的工具。④县:同“悬”,用绳子悬一重物以测定是否垂直的工具。⑤中:符合。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巧者虽不能中,依以从事,犹逾已。

(3)本文主要通过①  的事例(用原文语句回答),阐明②  的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不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B.以头抢地尔

抢:碰,撞

C.休祲降于天

休䘲:吉凶的征兆

D.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B.仓鹰击于殿上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与臣而将四矣

呼尔而与之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光先帝遗德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战国策》。文章记叙了唐雎为维护安陵国尊严进行外交抗争的故事。

B.选文第①段中,秦王以“天子之怒”恐吓唐雎,唐雎以“布衣之怒”震慑秦王。

C.选文主要通过对唐雎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塑造他不屈不挠、大智大勇的形象。

D.选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富有表现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