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两会上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要保持与主要大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积极推进对话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推进区域合作进程。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在中央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远意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三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深入搞好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材料二2013年9月是西藏第23个“民族团结月”。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国家把方针政策同西藏实际紧密结合,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在西藏,信教者家中几乎都有小经堂和佛龛,处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息和悬挂着的经幡。宗教的各种活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全力维护西藏和谐稳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从我国的政党制度的角度,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个必然要求”的理解。
(2)请运用民族、宗教相关知识,分析国家是如何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

2013年浙江省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美丽浙江”。这个既熟悉又让人充满期待的民生目标成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代表一我认为眼下的“美丽浙江”,内涵绝不仅仅只是环境问题。从更深层次来看,应该是人、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各类因素,都能和谐发展,走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这才是“美丽”的真谛。
代表二在我心里,“美丽”不仅仅只是天更蓝、水更绿,更重要的是人人充满爱,人人愿奉献,共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样的和谐环境需要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代表三我们应重视文化在建设“美丽中国”中所具备的作用,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文化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以高水平的文化产品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
请你从“人大代表”的角度,说明怎样为建设“美丽浙江”出一份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原始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当前,过于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动城镇化建设,而不尊重市场规律,盲目扩张工业园区,“被城市化”、“造城运动”时有出现。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背离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权力行使的环节”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场面城镇化建设?

材料一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不失时机坚定不移地深化分配体制改革,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破除一切妨碍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让人们“共享尊严荣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材料二我省某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在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按照“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的建设思路,深入挖掘、弘扬村落文化,用文化提升乡村品位,丰富乡村内涵,使美好乡村更具特色、更富魅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作用,谈谈“用文化提升乡村品味”的意义。

阅读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一:2013年3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审议和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等。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情景二: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微博这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形式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大显身手,“您织围脖了吗”也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流行语。一时间,“住房、教育、低碳、医疗”等各个社会热点浓缩成百余字刷刷地登上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两会记者的微博。
(1)情景一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
(2)情景一体现全国人大和一府两院是什么关系?
(3)情景二,“您织围脖了吗”表明我国公民享有什么政治权利?
(4)结合情景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