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1992年,党的十四大第一次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上个世纪末,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存在不少体制性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存在多种形式的行政垄断,一些部门在非自然垄断环节限制竞争,从而妨碍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和完善;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还不完善,对市场的监管不到位,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也远未到位等等。这说明,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存在政府越位和缺位现象,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市场机制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代替过去沿用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新的提法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作用表达得更加明确,更加鲜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新提法、新论断,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为进一步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而提出的新指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2)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要怎样履行经济职能?
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2月3日下午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材料三: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发挥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推动汉语走向世界,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促进和平友谊、合作共赢的重要载体。坚持科学定位、突出特色,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和当地实际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特色文化交流活动,努力适应各国汉语学习者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创新无处不在,在教材与文化读本的编写与开发方面,孔子学院总部出版了与45种语言对照的核心教材,向136个国家配送和销售教材图书1200多万册,支持驻各国的孔子学院编写本土化教材,并将50种教材动漫化。推广中华文化优秀产品,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积极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实践。并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平台,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海外华侨华人把孔子学院看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并把它当做子孙后代学习祖国语言文化的重要场所。
(3)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有关知识列举此次学习可能涉及的的相关内容。
(4)结合材料三,说明教育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流传至今的“24孝”故事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集中体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传统孝文化在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封建色彩的糟粕。新时期,“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新版“24孝”赋予孝文化新的内涵,让孝老爱老有了更具体、可操作的标准。
材料二:我国已进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面对市场经济冲击下人民群众道德观、价值观的新动向,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孝文化的当代价值,大力弘扬优秀的孝道文化,更好地发挥孝文化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认识和处理传统孝文化与新时期孝文化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如果让你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为所在社区设计一个以“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传栏目,请列出栏目的宣传提纲。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及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时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材料二: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
(1)据材料一,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从文化企业及公民个人角度,说明如何应对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的理解。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趋势性变化的基础上,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会议强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材料二:关于2015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对于经济风险,要严控增量,逐步加以化解: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各地区要找准自身优势,确定工作思路。
(1)阐释材料一蕴含的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会议要求的哲学依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文化是现代国家的必需品,唯有让法治成为民众的习惯,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成一种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法治文化的氛围。
材料二:我国著名法学专家马怀德教授指出,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应该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1)据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2)据材料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阐明专家建议的合理性。

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安全"回家"。我国有关负责人透露,2007年前后,中国航天员将实现太空行走。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要求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