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定在每年的3月21日,2009年的世界睡眠日主题是“科学管理睡眠”,以提高公众对健康睡眠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科学认识.为此某网站于2009年3月13日到3月20日持续一周网上调查公众日平均睡眠的时间(单位:小时),共有2000人参加调查,现将数据整理分组后如题中表格所示.
序号![]() |
分组睡眠时间 |
组中值![]() |
频数 (人数) |
频率![]() |
1 |
![]() |
4.5 |
80 |
( ) |
2 |
![]() |
5.5 |
520 |
0.26 |
3 |
![]() |
6.5 |
600 |
0.30 |
4 |
![]() |
7.5 |
( ) |
( ) |
5 |
![]() |
8.5 |
200 |
0.10 |
6 |
![]() |
9.5 |
40 |
0.02 |
(1)求出表中空白处的数据,并将表格补充完整;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为了对数据举行分析,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计算.分析中一部分计算见算法流程图,求输出的值。
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若直线l:与双曲线C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
(其中O为原点),求k的取值范围.
若函数,当x=2时,函数f(x)有极值
.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若函数f(x)=k有3个解,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已知是椭圆
的两个焦点,
是椭圆上的第一象限内的点,且
.(1)求
的周长;(2)求点
的坐标.
(本小题満分10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B=,BC=1,PA=2,E为PD的中点.
(Ⅰ)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面PAC,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离.
已知椭圆C:的一条准线L方程为:x=
,且左焦点F到L的距离为
.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过点F的直线交椭圆C于两点A、B,交L于点M,若,
,证明
为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