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回答问题。
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 ---95%之间。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当前我国建立起了包括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但仍然存在大量问题:市场运行透明度不够,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问题突出,城乡、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与国际市场不能有效接轨,国际竞争能力弱;行政性垄断的领域由政府定价,价格传导不畅,缺失有效竞争;交易行为不规范,各种潜规则盛行,市场监管规则不清,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1)简述图一、图二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材料三 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发展对外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屡屡遇到各种障碍,有对我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质疑声音,有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意抵制,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带的摩擦与冲突,也有基于中国威胁论的无端抵毁……但是,重重障碍不能阻挡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
(2)结合材料三,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上述问题?
材料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对外开放的序幕。针对我国资金不足、技术管理落后的局面,开放初期以“引进”为主,通过利用外资、引进竞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面对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共十五大确立了“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改变,十八大提出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地开放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3)结合材料四,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谈谈开放战略调整的合理性。
小叶工作一年结余了1万元,正在考虑用这笔钱进行投资。请你运用“选择投资对象”的知识,帮助小叶寻找两种不同类型的投资对象,并说明理由。
(1)投资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投资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5年过渡期结束。从图“入世”五年的升与降,我们可以看出()
①中国根据“入世”承诺修改完善国家法律体系,改善社会投资环境
②中国坚持自由贸易原则,积极履行加入世贸组织应承担的义务
③入世使世界众多国家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
④中国对关税的进一步减让提高了中国市场的开放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材料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材料三 2010年3月21日,国务院总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上致辞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将对国际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当今时代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合作发展才能互利互惠。”
某校高三学生以“金融危机中的企业如何走出困境”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简要为金融危机中的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提供几点合理化建议。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中,中国对投资和外贸的依赖度越来越大。
材料一:表1中国投资率和消费率与世界水平的比较
投资率(%) |
消费率(%) |
|
世界平均水平 |
19.90 |
80.10 |
高收入国家 |
19.00 |
81.00 |
中等收入国家 |
22.90 |
77.10 |
低收入国家 |
19.70 |
80.30 |
中国 |
39.40 |
61.60 |
注:投资率是指一定时期的投资总额占同期GDP总额的比例;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的最终消费总额占同期GDP总额的比例。
表2“十五”期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变动情况
年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消费率 |
61.10% |
59.80% |
58.20% |
55.50% |
53.90% |
材料二:在我国,“七五”时期,每增加1元投资,可增加GDP0.5元;“十五”时期,每增加1元投资只能增加GDP0.2元。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增长0.2%;而消费每增加1%,则可拉动经济增长0.8%,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是投资的4倍。
材料三: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07年的经济工作,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简要说明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方针和基本立足点的主要哲学依据。
(3)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2007年8月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但存款利率基本不变。于是出现了下列情景:
一位退休老人,在银行有2万元的定期存款。当他去银行取款时,银行营业员问他还存不存,他毫不犹豫地说“存”。
一位中学老师说:“贷款利率上调,但房价涨得更快,还是投资房地产合算。”
一位工程师说:“买股票、买企业债券都比存款强。”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
(1)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和方式有哪些?
(2)有人认为,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存款利率基本不变,不会使银行存款数额急剧减少。试根据各投资方式的特点说明其理由。
(3)假如你家有一笔余钱,你准备如何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