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三:

材料四:(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地主、官僚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这就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伦理道德。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1)材料一反映了汉代农民的艰辛生活,那时的"春耕"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变革?
(2)材料二反映了南朝江南经济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极大的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试举一例加一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认真观察图并回答问题:

⑴图中三个人物生活在怎样的时代?
⑵图中三人各有何作用?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⑴轩辕指的是谁?后人尊称他为什么?
⑵材料中的“平定蚩尤乱”指哪一历史事件?

1999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以中国政府的名义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把自己家乡的土,都倒在同一个鼎里,寓意56个民族是一家,永不分离。中国的成语里有“一言九鼎”的说法。请搜集一些关于“鼎”的成语典故,并说说含义。从古到今,中国人为什么一直重视“鼎”?

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读图回答问题:

(1)你能认出上面三件青铜器吗?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存在的年代。
(2)你能简要的介绍一下它们各自的用处或特点吗?
(3)除此之外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还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