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 )
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 | 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 |
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 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 |
中共成立后,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对下表说法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 |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
1939年新生活运动把“礼、义、廉、耻”(四维)修订成“严严整整的纪律、慷慷慨慨的牺牲、实实在在的节约、轰轰烈烈的奋斗”。由此看来,这一时期内的“新生活运动”()
A.促使国民政府实现了思想上路线上的统一 |
B.成为抗日战争的根本保障 |
C.鼓励了军民的抗战精神,利于抗战的开展 |
D.继续宣扬儒家的伦理思想 |
民国初年,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政党,出现了“朝进党而暮脱党,暮进党又朝脱党,朝秦暮楚,一人一日数变,恬不为怪,党德政德荡然无存”现象,这些现象主要说明()
A.政党政治确立 | B.利益驱动下的政党乱象 |
C.政党政治活跃 | D.灵活机制下的党派合作 |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下列属于“亚东开化中华早”的是()
①洋务运动引进近代工业
②戊戌变法宣传君主立宪制
③清末“新政”创办新军
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④ |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兴民权、开议院 ” |
D.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