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在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竟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等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订,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三: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分析英国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
材料一 1940年日本首相近卫文磨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1943年,东条英机为炫耀亚洲新秩序的建立,在东京召开大东亚会议,并发表“大东亚共荣宣言”:“英美为了本国的繁荣,压制其他民族,对大东亚进行侵略和盘剥。大东亚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大东亚的英美隶属化。大东亚各国提携完成大东亚战争,把大东亚从英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建立共存共荣、自主独立、没有人种差别的共荣圈,为建立世界的和平做贡献。”
材料二中、日、韩三国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7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去年中、日、韩外贸总额起过两万亿美元,其中58%来自三国之间的区域内贸易,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55%,逊于欧盟的65.5%。据统计,2004年日本对华贸易总额高达2132.8亿美元,占日本外贸总额的1/5以上。中国业已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日本也在继欧盟和美国之后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材料三近年来,亚太地区各种合作机制蓬勃发展,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应该在这一问题上凝聚共识,树立符合时代潮流和亚太地区特点的区域俣作观。深化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共同发展,谋求和谐共赢,造福亚太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摘自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日本所标榜的发动“大东亚战争”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所学知识说明其真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前中、日、韩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构建和谐亚太应遵循的原则什么。
重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近现代经历了几次发展的机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以下材料均摘自李家发《重庆历史与文化》)
材料一:1891年重庆最早的近代工业森昌泰、森昌正火柴厂建立。19世纪末,近代纺织业在重庆兴起并迅速发展,1900年重庆纺织厂约占全国织布厂总数的30%。1908年重庆的第一家蒸汽机械缫丝厂建立,辛亥革命后,发展迅速,剿丝厂和剿丝车占全省(四川省)剿丝业的35%和31%。1899年,举人文国恩筹办了重庆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煤矿,到1911年,小煤矿已发展到近30家。
材料二:1937年9月至1940年6月,迁入重庆的民营企业达254家,占迁川厂矿的90%。国民政府的9家兵工厂也迁入重庆,加上原有的两家,约占兵工署直属兵工厂总数的三分之二。重庆建成为包括军工、钢铁、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造船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
材料三:1964年,中共中央和全国计划会议提出:“以重庆为中心,用三年或稍长一些时间,建立起一个能生产常规武器长一些时间,建立起一个能生产常规武器,并且有相应的原材料和必要的机械制造的工业基地”。
材料四:1997年重庆被设为直辖市,重庆迎来了发展的新春天。图9是90年代末现代化重庆崛起的景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重庆近代工业兴起的特点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重庆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央这一计划的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要以重庆为中心?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90年代末重庆飞速发展的原因。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发展探索与剧变过程,说明了其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缺点。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列宁和斯大林时期,苏联是如何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侧重点各在哪个领域?为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
3.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纲领是什么?后来是如何实施的?
4.从苏联改革的措施和结果中,你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与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更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现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摘自《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30 年代苏联的经济体制“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通常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要按这种途径进行?
(2)苏联的工业化又是按什么途径进行的?说明采取这种途径的必要性?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苏联所建立的经济体制的模式。
(4)苏联的经济建设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
孙中山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
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王朝统治时间简表(表中年数包括统一王朝形成时间)
王朝 |
秦 |
汉(含新) |
西晋 |
隋 |
唐 |
元 |
明 |
清 |
合计 |
统治 年数 |
15 |
425 |
51 |
38 |
289 |
97 |
277 |
267 |
1459 |
(1)材料一为我们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统一问题,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有人说“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请论证此观点。
材料二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由许多少民族结合而成的多民族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