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N2O4(g) 2NO2(g) ΔH="+57.20kJ" · mol-1
在100℃时,将0.100molN2O4气体充入1L恒容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浓度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数据:
时间(s) |
0 |
20 |
40 |
60 |
80 |
c(N2O4) /mol··L-1 |
0.100 |
c1 |
0.050 |
c3 |
c4 |
c(NO2) /mol·L-1 |
0.000 |
0.060 |
c2 |
0.120 |
0.120 |
(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______;从表中数据分析:
c1 c2 (填“>” 、“<” 或“="”" )。
(2)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N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 N2O4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E.反应体系中NO2、N2O4的体积比为1:2
(3)若起始时充入NO2气体0.200mol,则达到平衡时NO2气体的转化率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减小NO2的浓度
C.升高温度
D.增加NO2的浓度
E.再充入一定量的He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发明了“水法炼铜”,是湿法冶金的起源,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可能是碳酸铜一类物质,把其溶于酸中得溶液,当把铁粉投入此溶液即可得铜。
(1)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早在人们使用铜、铁之前,人们就使用黄金和白银作为饰物和货币,历史上的“青铜器时期”早于“铁器时期”,而近百年才大量使用铝制品,试分析人类使用这些金属的时间的历史事实与金属活泼性和冶炼难易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气体可用浓H2SO4干燥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H2S ②SO2 ③H2 ④HCl ⑤Cl2 ⑥NH3 ⑦HBr ⑧HI ⑨PH3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族,B、C同周期;C是F不同周期的邻族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A、B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E和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由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化合物如下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化合物己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2)向含有1 mol乙的水溶液中加入MnO2,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3)化合物丙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实验室制取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F的单质与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将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盐置于戊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⑪__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写出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
(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__________。在⑧和⑫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
有X、Y、Z、W、U五种1~2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和U是金属元素,X和U同族,它们的最外电子层都只有一个电子。Y和W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两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都是X原子电子总数的6倍,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X元素符号是_____,W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
(2)写出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U和X2Y反应所得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