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
Ⅰ(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
(2)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 。
Ⅱ有:①168O、178O、188O ②H2O、D2O ③石墨、金刚石 ④H、D、T 四组微粒或物质,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
(3)由①和④中微粒能结合成含三个原子的化合物,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III(1)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
(2)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 。
(本题共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 IA |
ⅡA |
ⅢA |
ⅣA |
VA |
ⅥA |
ⅦA |
0 |
|||
| 1 |
a |
b |
||||||||
| 2[ |
c |
d |
e |
f |
g |
|||||
| 3 |
h |
i |
j |
k |
l |
|||||
| 4 |
m |
] |
n |
|||||||
(1)h元素与k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n元素与f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_____;
(4)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关系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c2a4与n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c5a12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0mL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分别写出三个装置中铁片表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 C。
(2)一段时间后,B中Sn(锡)极附近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不变”)。
(3)一段时间后,C中产生了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硫酸恰好全部被消耗,则原稀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原电池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两装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不同,因此有人提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双选题,漏选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
| A.金属活动性铝比镁强 |
| B.金属活动性镁比铝强,两装置中镁均为负极 |
| C.仅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不能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
| D.原电池中的正负极受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强氧化性等因素的影响 |
(2)写出甲图中的电极反应式:
①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铝片与NaOH溶液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测得乙图中实验前铝片的质量是10g,实验后的质量是4.6g,则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体积为L(标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对于反应:2SO2+O2
2SO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空格里(填写“增大”“减小”“不变”)
| 编号 |
改变的条件 |
化学反应速率 |
| ① |
降低温度 |
|
| ② |
增大O2的浓度 |
|
| ③ |
使用V2O5作催化剂 |
|
| ④ |
压缩体积 |
在下列物质中:①碘②烧碱③NaCl ④干冰⑤氯化氢⑥Na2O2。
用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1)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
(2)仅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
(3)仅含有共价键的单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