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7分)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HCl溶液和20.00 mL 0.1000 mol/L 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1)由A、C点判断,滴定HCl溶液的曲线是______(填“图1”或“图2”);
(2)a=________ mL;   (3)c(Na)=c(CH3COO)的点是________

(4)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代入数据计算)
(6) 当Na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过程中,NaOH溶液消耗了10.00 mL时, 则此时混合液中c(CH3COOH)_______ c(CH3COO)(“>”或“<”或“=”).
(7) t℃时,浓度均为0. 0035mol/L的CH3COONa和NaOH的混合液pH=11,则溶液中c(H+) + c(CH3COO) +2 c(CH3COOH)  =____________(t℃时,Kw =4×10-14 mol2/L2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实验室可用下列流程制取双氧水,请根据转化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槽中阳极反应式为,步骤②、③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2)从步骤②得到K2S2O8、从步骤③得到H2O2溶液的操作分别是

A.结晶分液 B.过滤萃取
C.过滤减压蒸馏 D.蒸馏减压蒸溜

(3)整个实验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4)为测定产品中H2O2的浓度,量取样品50 mL,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准确量取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 mL 6 mol·L—1的硫酸,然后用0.100 0 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KMnO4溶液10.00 mL。
2MnO4 +5H2O2+6H+=2Mn2++ 5O2↑+8H2O
①如何判定滴定达到终点?
②根据滴定结果,可确定产品中H2O2的浓度为g·L—1
③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无气泡,滴定后产生气泡(其他操作均正确),会使测得的H2O2的浓度(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13分)四川北川盛产蔷薇科植物。蔷薇科植物中含有一种芳香醛(用E表示),在染料工业和食品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下面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

其中0.l mol有机物 A 的质量是 12g ,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0.8mol CO2和 7 . 2gH2O; D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分子与 C 分子具有相同的碳原子数; F 继续被氧化生成 G , G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0 。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l)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A~G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有机物有:(填字母序号)
(3)C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时,分子内脱水除生成D外还可以生成另一种有机物,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该反应类型是
(4)C 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符合下列要求的有机物有多种。
①能与3 mol NaOH溶液反应②苯环上的一卤代物只有一种
写出所有满足条件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与4-甲基-2,3-戊二醇两分子之间1:1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种。

周期表中有X、Y、Z三种元素,已知:①X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占有3个轨道,并且其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居第三位。②Y位于X的相邻周期,且Y最外层的p轨道有一个未成对电子。③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请回答:
(1)Z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其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Z(CN)6]4中离子CN的电子式为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生成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热后,有氧化物生成
(3)①常温下,将20mL 0.1mol·L—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与VmL 0.1mol·L—1 X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混合后pH=7,则V20mL(填“>”“<”或“=”)。
②常温下,将pH=2的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V1mL与V2mL0.0lmol·L—1X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与V2的关系满足
A.V1>V2B.V1<V2C.V1=V2D.无法确定
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为
A.c(YO4)>c(XH4+)>c(H+)>c(OH)
B.c(YO4)>c(H+)>c(XH4+)>c(OH)
C.c(YO4)>c(XH4+)=c(H+)>c(OH)
D.c(H+)>c(YO4)>c(XH4+) >c(OH)
(4)氨催化氧化是硝酸工业的基础,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只发生主反应①和副反应②
4NH3(g)+5O2(g) 4NO(g)+6H2O(g);△H=-905kJ/mol①
4NH3(g)+3O2(g)2N2(g)+6H2O(g);△H=-1268kJ/mol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进行氨催化氧化生成NO时,温度应控制在 7800C~8400C之间,且7800C时的平衡常数大于8400C时的平衡常数
B.工业上采用物料比n(O2)/n(NH3)在1.7~2.0之间,主要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
C.在加压条件下生产能力可提高5~6倍,主要是因为加压可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氮气氧化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 △H=-181.5kJ/mol

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i (s)+4CO(g)Ni(CO)4(g),ΔH<0。
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编号)。

A.增加Ni的量可提高CO的转化率,Ni的转化率降低
B.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右移,ΔH减小
C.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达到平衡时, CO的体积分数降低
D.当4v[Ni(CO)4]= v(CO)时或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都可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2)CO与镍反应会造成含镍催化剂的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将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
已知:CO (g)+O2(g)=CO2(g)ΔH=-Q1 kJ·mol-1
S(s)+O2(g)=SO2(g)ΔH=-Q2 kJ·mol-1
则SO2(g)+2CO (g)=S(s)+2CO2(g)ΔH=
(3)对于反应:2NO(g)+O22NO2(g),向某容器中充入10mol的NO和10mol的O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
②700℃时,在压强为P2时,假设容器为1L,则在该条件平衡常数的数值为____(最简分数形式)

(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式为。若该燃料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共收集到20mol Y,则理论上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L。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
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工业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另附III离子交换膜电解池示意图。

(1)写出无隔膜电解槽阳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2)由离子交换膜电解池示意图分析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4)设备Ⅲ在通电电解前,检验其溶液中主要阴离子的方法、步骤、现象是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