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实验室以氯化铁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后的溶液(简称“腐蚀废液”)为主要原料来制备氯化铁晶体,从而重新用作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试剂。该制备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和操作Ⅱ相同,其中操作I加入的试剂W是 (填写名称),操作Ⅱ和操作Ⅲ都使用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其中操作Ⅲ中该仪器的作用是 。
(2)进行操作Ⅲ前需要通入气体V,该气体化学式是 ,若将溶液U加热蒸干灼烧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化学式是 。
(3)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V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若通人的V的量不足,则最后制得的氯化铁晶体不纯净,这是因为溶液U中含有杂质 。请设计合理的实验,验证溶液U中的成分,并判断通入的V的量是否不足 (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供选择的试剂:酸性KMnO4溶液、KSCN溶液、氯水。
(5)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
Cu2+ |
Fe2+ |
Mg2+ |
pH |
5.2 |
7.6 |
10.4 |
当向含相同浓度Cu2+、Mg2+、Fe2+离子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 (填离子符号)先沉淀,Ksp[Mg(OH)2] Ksp[Fe(OH)2](填“>”、“=”或“<”)。
元素符号周围不同位置数字的含义
①号位:左下角表示
②号位:左上角表示
③号位:正上方表示
④号位:右上角表示
⑤号位:右下角表示
的含义
原子内各种关系
(1)原子序数== =
(2)质量数(A)=+
(3)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4)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核外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和 构成。
在1911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α粒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的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质子粒),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能让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