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James E. Rothman)、兰迪·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而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囊泡在细胞内主要是指由磷脂分子(两亲分子)有序组成的密闭双分子层的球形或椭球形结构。细胞质不同部位间的物质运输转移主要通过囊泡进行,如图(一)中的各种小球形结构。图(一)和图(二)分别表示两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模式图,A、B、C、D表示细胞内的四种

(1)写出下列字母所标注的细胞器名称:
[B]                ;[C]                ;[D]                
(2)“a”表示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称为                ,这种方式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一)所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                          ;图(二)所示细胞中属于囊泡的是                     
(4)詹姆斯·罗斯曼发现囊泡能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 这种“识别代码” 的化学本质是          
(5)在胰岛细胞中能发生碱基“A-T”配对的结构或部位是             。糖尿病的产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者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                                 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忆课本中的实验,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可以根据它们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来检测物质的种类。检测组织样液中蛋白质的存在可用试剂,呈现的颜色为
(2)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有机溶剂是。叶绿素主要吸收————————————光
(3)利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观察到表皮细胞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请描述液泡的变化为。(变大或变小)
(4)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解离的目的——————————
(5)在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是(2)

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 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_(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_(高、低),其原因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周期的问题。
图1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2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方框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图1中,X期代表______;细胞内X期后加倍的细胞器是____;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需选择[ ]____期的细胞,4期末消失的细胞结构有______。
(2).组蛋白是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图2中,组蛋白基因表达时,能发生碱基配对的场所是[ ]_____和[ ]_____。
(3).图2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结构结构是__________。(可多选)
A.[5] B[6] C.[7] D.[8] E,[9] F.[10]

对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的DNA含量进行测定,在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一所示,纵坐标为每个核中DNA的相对含量,横坐标为细胞周期。图二是两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时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
(2)图二中的乙细胞所处的时期相当于图一中的________,此期的染色体的主要变化特点是________
(3)甲和乙细胞中具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
(4)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处绘出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