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  “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外一个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更多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如图实验为“套管实验”,小试管内塞有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请观察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前微热试管,说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                               
(3)一段时间后结束实验,待装置冷却,取出小试管中固体溶于水,然后滴加1mol/L盐酸,产生CO2的量与盐酸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II燃料电池是一种连续的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化学电池。氢气、烃、肼、甲醇等液体或气体,均可以作燃料电池的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甲烷和氧气为原料,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电池。写出其正极反应式   
(2)以上述电池为电源,石墨为电极电解1L0. 1mol/L的氯化钾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室温时,电解一段时间后,取25mL上述电解后溶液,滴加0.2mol/L醋酸,加入醋酸的体积与溶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能量损失和气体溶于水,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计算消耗标准状况下甲烷        mL
②若图中的B点pH=7,则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在       区间(填“AB”、“BC”或“CD”)
③AB区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中可能正确的是                 
A. c(K+)>c(OH)>c (CH3COO) >c(H+)   
B. c(K+)>c(CH3COO)>c(OH) >c(H+)
C. c(K+)>c(CH3COO)=c(OH) >c(H+)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B元素是_______、C元素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电子式是__ 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其煅烧产物为SO2和Fe3O4。(1)将0.050molSO2(g)和0.030mol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mol/L。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SO2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
(2)已知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G移出氧气
(3)SO2尾气用饱和Na2SO3溶液吸收可得到更要的化工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黄铁矿的煅烧产物Fe3O4溶于H2SO4后,加入铁粉,可制备FeSO4。酸溶过程中需保持溶液足够酸性,其原因是
[思路分析]本试题考查“起”、“转”、“平”三步骤计算方法和平衡常数计算方法。

2005年3月29日,由山东开往上海的载有35吨液氯的槽罐车,行驶到了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突然翻倒而发生泄漏事故。两天之内造成公路旁的三百多村民入院抢救,其中二十多人中毒死亡的特大伤亡事故。为了防止氯气进一步泄漏,抢险技术人员决定就近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将液氯罐吊入离现场200米处的人工水塘中。除在池里注入大量的水外还按比例注入稍过量的某化学物质A的溶液,使氯气快速与之反应,最终事故得以控制。根据上述事实和相关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槽罐车翻倒而发生泄漏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在事发中心地点可采用的防护方法是()
A.人、畜应躲到低洼的地方 B.人、畜应到较高的地方
C.可用盐酸浸湿的软布蒙面 D.人、畜在撤离时,应逆风而行
(2)将泄漏的液氯罐淹没到人工水塘中,观察到池塘里的“水”呈色,其中含有的物质有(填化学式);注入稍过量物质A的溶液,观察到池塘里的“水”的颜色变化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液氯发生泄漏弥漫在空气当中之后,大片的庄稼和树木都由绿变黄全都被“烧死”。植物被“烧死”的原因是;液氯的泄漏也使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壤被污染,改良土壤可施用一种建筑工业及化工生产中常用的物质B。则B物质是(填化学式),在土壤改良的过程中可适当种植芒萁、岗松、茶花和杜鹃等植物,则这些植物适宜在(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土壤。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计算每生成1molNH3放出热量为
(2)工业合成氨气需要的反应条件非常高且产量低,而一些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氨的电化学合成,从而大大提高了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电化学合成氨过程的总反应式为N2+3H22NH3,则在电化学合成氨的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阴极反应式为
(3)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t的关系如下表:

t/K
298
398
498
……
K/(mol·L1)2
4.1×106
K1
K2
……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试确定K1的相对大小,K14.1×106(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2v(NH3)(正) =3v(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①NH4Cl溶液呈酸性,这是由于NH4水解的缘故。则NH4Cl溶于重水(D2O)生成一水合氨和水合氢离子的化学式是
②某氨水的pH=x,某盐酸的pH=y,x+y=14,且x>11,将上述氨水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Cl]>[NH4]>[H]>[OH]
B.[NH4]>[Cl]>[OH]>[H]
C.[Cl]>[NH4]>[OH]>[H]
D.[NH4]>[Cl]>[H]>[OH]

已知方框内是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A、B又能发生方框外所示的转化关系。A、B、C的分子式分别C2H3ClO2、C8H8O3、C3H6O。

信息:-OH和碳碳双键不能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⑴写出指定的结构简式:B;E
⑵反应①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反应②进行的条件是:
⑶1mol菠萝酯最多能与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⑷写出生成高分子F的化学方程式:
⑸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属于酯类;能使FeCl3溶液显色;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有几种填写几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