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煤是重要的能源,也是生产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试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煤的转化技术包括煤的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煤的液化技术又分为                         
(2)在煤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                           等。
(4)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烟气脱硫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方法。其工艺流程是:烟气经锅炉预热器出来,进入电除尘器除掉大部分粉煤灰烟尘,再经过一个专门的热交换器,然后进入吸收塔,烟气中的SO2与含有石灰石的浆液进行气液接触,通入空气后生成石膏,经脱硫的烟气,应用循环气体加热器进行再加热,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①写出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石灰石浆液作SO2吸收剂而不用熟石灰吸收S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过程中得到的石膏,如果含氯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煤)超过杂质极限值,则石膏产品性能变坏。工业上消除可溶性氯化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烟气脱硫所得石膏的组成(CaSO4·xH2O)即测定x值,做如下实验:将石膏加热使之脱水,加热过程中固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数据表明当固体的质量为2.72g后不再改变。①石膏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②图像中AB段对应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 O 3 对海水中 I 的氧化。将 O 3 持续通入 NaI 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 O 3 I 氧化成 I 2 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I(aq)+ O 3 (g)=IO(aq)+ O 2 (g) H 1
IO(aq)+H+(aq)HOI(aq) H 2
HOI(aq)+I(aq)+H+(aq) I 2 (aq)+ H 2 O(l) H 3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 H =
(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 I 2 (aq)+I(aq) I 3 (aq)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3)为探究 Fe 2 + 对氧化 I 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图13),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 I 3 浓度和体系 pH ,结果见图14和下表。

编号
反应物
反应前 pH 反应后 pH
第1组
O 3 + I
5.2
11.0
第2组
O 3 + I + Fe 2 +
5.2
4.1

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 pH 升高的原因是
②图13中的 A 。由 Fe 3 + 生成 A 的过程能显著提高 I 的转化率,原因是
③第2组实验进行18 s 后, I 3 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
A. c(H+) 减小 B. c(I) 减小 C. I 2 (g) 不断生成 D. c(Fe 3 + ) 增加
(4)据图14,计算3~18 s 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 I 3 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

(1)化合物 I 的分子式为,1 mol 该物质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 mol O 2
(2)化合物 II 可使溶液(限写一种)褪色;化合物 III (分子式为 C 10 H 11 C1 )可与 NaOH 水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 II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化合物 III 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 IV IV 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为1∶1∶1∶2, IV 的结构简式为
(4)由 C H 3 COOC H 2 C H 3 可合成化合物 I 。化合物V是 C H 3 COOC H 2 C H 3 的一种无支链同分异构体,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且在 Cu 催化下与过量 O 2 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 VI V 的结构简式为 VI 的结构简式为
(5)一定条件下, 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化合物 X 是一种环境激素,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化合物 A 能与 FeC 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中含有两个化学环境完全相同的甲基,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1H-NMR谱显示化合物 的所有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 F 是一种可用于制备隐形眼镜的高聚物。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合物 A 分子中含有联苯结构单元
B. 化合物 A 可以和 NaHC O 3 溶液反应,放出 C O 2 气体
C. X NaOH 溶液反应,理论上1 mol X 最多消耗6 mol NaOH
D. 化合物 D 能与 B r 2 发生加成反应

(2)化合物 C 的结构简式是 AC 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a.属于酯类 b.能发生银镜反应
(4)写出 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 E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反应过程
化学方程式
焓变 H (kJ/mol) 活化能 Ea(kJ/mol)
甲烷氧化
C H 4 (g)2 O 2 (g)=C O 2 (g)2 H 2 O(g) -802.6
125.6
C H 4 (g) O 2 (g)=C O 2 (g)2 H 2 (g) -322.0
172.5
蒸汽重整
C H 4 (g) H 2 O(g)=CO(g)3 H 2 (g) 206.2
240.1
C H 4 (g)2 H 2 O(g)=C O 2 (g)4 H 2 (g) 165.0
2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 CO(g) H 2 O(g)=C O 2 (g) H 2 (g) H =kJ/mol。
(2)在初始阶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应速率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平衡常数(记作KP),则反应CH4(g)+H2O(g)CO(g)+3H2(g)的KP
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从能量阶段分析,甲烷自热重整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
(5)在某一给定进料比的情况下,温度、压强对 H 2 CO 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下图:

①若要达到H2物质的量分数>65%、CO的物质的量分数<1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
A.600℃,0.9Mpa B. 7000.9MPa C. 8001.5Mpa D. 10001.5MPa

②画出 6000.1Mpa 条件下,系统中 H 2 物质的量分数随反应时间(从常温进料开始即时)
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6)如果进料中氧气量过大,最终导致H2物质的量分数降低,原因是

已知: I 2 +2 S 2 O 3 2 - +2 I- 。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
Cu(OH 2 Fe(OH ) 3 CuCl CuI
K s p 2.2×10-20
2.6×10-39
1.7×10-7
1.3×10-12

(1)某酸性 CuC l 2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FeC l 3 ,为得到纯净的 CuC l 2 ·2 H 2 O 晶体,加入调至 pH =4,使溶液中的 Fe 3 + 转化为 Fe(OH ) 3 沉淀,此时溶液中的 c(Fe 3 + )
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 CuC l 2 ·2 H 2 O 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 CuC l 2 ·2 H 2 O 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 CuC l 2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 CuC l 2 ·2 H 2 O 晶体得到纯的无水 CuC l 2 的合理方法是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 CuC l 2 ·2 H 2 O 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质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 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 KI 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 mol/L N a 2 S 2 O 3 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 N a 2 S 2 O 3 标准溶液20.00 ml
①可选用作滴定指示荆,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CuC l 2 溶液与 K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该试样中 CuC l 2 ·2 H 2 O 的质量百分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