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武器。下列表述符合该理论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实行“耕者有其田” |
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
C.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
D.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是进入21世纪后中共的重要指导思想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
A.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
B.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
C.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 |
D.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 |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
D.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
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 | B.1937年和1938年 |
C.1927年和1928年 | D.1949年和1950年 |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
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 |
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 |
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