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 )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 | B.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 |
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 | D.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为3.6 W |
如图所示,有两束颜色相同的、间距为的平行细光束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成
角的平行玻璃砖上表面,则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的光线:
A.成为会聚光束 |
B.成为发散光束 |
C.仍是平行光,但宽度大于![]() |
D.仍是平行光,但宽度小于![]() |
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取某点O为圆心,以 r为半径做一圆,在圆心O点固定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设+Q的电场不影响匀强电场E的分布).当把一检验电荷+q放在d点处恰好平衡,则 ( )
A.匀强电场场强为kQ/r2,方向沿od方向 |
B.匀强电场场强为kQ/r2,方向沿ob方向 |
C.当电荷+q放在b点时,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2Eq |
D.将电荷+q由b点沿圆周移动到a点,电场力不做功 |
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
量为10-6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10-5 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 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 |
B.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 |
C.B点电势为零; |
D.B点电势为-20 V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了B点,路径不同,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就可能不同 |
B.电荷从电场中的某点开始出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该点,则电场力做功为零 |
C.正电荷沿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负电荷逆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 |
D.如果电场力对电荷做功,则电势能一定发生变化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细线系住,线的一段固定在O点,若在空间加上匀强电场,平衡时线与竖直方向成60o角,则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