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时报》1913年7月刊登了某师范学校(注:其生源主要是南方)对学生崇拜人物的调查。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位次 |
被崇拜者 |
得票 |
位次 |
被崇拜者 |
得票 |
1 |
孔子 |
153 |
7 |
王守仁、黎元洪 |
6 |
2 |
孟子 |
61 |
8 |
朱熹、华盛顿等4人 |
4 |
3 |
孙中山 |
17 |
9 |
程德全 |
3 |
4 |
颜渊 |
11 |
10 |
康有为、袁世凯等4人 |
2 |
5 |
诸葛亮、范仲淹 |
8 |
11 |
苏秦、秦始皇、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马丁·路德、卢梭、梁启超等 |
1 |
6 |
岳飞 |
7 |
A.辛亥革命没有能够深刻改造国人的思想,儒学影响深远
B.在当时中国,孙中山及其民主共和思想影响力巨大
C.近代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国人初步了解西方哲人
D.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弱化了知识分子对帝王的崇拜
安徽寿县孙氏家族最早投资的企业是近代面粉业。1897年9月,孙多鑫、孙多森兄弟与亲友集资17万两,在上海苏州河畔莫干山路购置50亩地作为厂房,筹建了阜丰机器面粉公司。此时该公司可能会经历
①得到清政府的鼓励 ②外国面粉企业的大力支持
③洋务企业的破坏 ④采用机器生产和雇佣劳动制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由于经营工商业没有获利的确实保障,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获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然后出租给农民,从而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这主要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中
A.缺乏独立的生产基础,不敢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
B.同封建势力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
C.一些民族资本家为了逐利,在城市和农村“两头通吃” |
D.依靠封建地租渠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恩格斯指出:“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大规模的生产机构和交通机构起初由股份公司占有,后来由托拉斯占有,然后又由国家占有。”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
B.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出现了巨大飞跃 |
C.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工业生产结构 |
某知名学者指出,“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阶段。机械彻底地改变了世界”。下列发明中能够起到“彻底地改变了世界”的是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因斯曾将1550至1650年这一时期描述如下:“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在这些黄金般的岁月里,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了”。据此可知,凯因斯在此强调
A.早期殖民扩张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
C.近代西方国家采取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 D.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6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