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
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序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① |
|
|
|
|
|
|
|
|
|
|
|
|
|
|
|
|
|
|
② |
|
|
|
|
|
|
|
|
|
|
|
③ |
④ |
⑤ |
⑥ |
|
|
⑦ |
|
|
|
|
|
|
|
|
|
|
|
|
|
|
⑧ |
|
|
|
|
|
|
⑨ |
|
|
|
|
⑩ |
|
|
|
|
|
|
|
(1)写出上表中元素⑨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
(2)在元素③与①形成的水果催熟剂气体化合物中,元素③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杂化;元素⑦与⑧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
(3)元素④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__元素⑤(填写“>”“=”或“<”)的第一电离能;元素④与元素①形成的最简单的X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请写出与元素④的单质互为等电子体分子、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各写一种)。
(4)在测定元素①与⑥形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5)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稀溶液与元素⑦的单质反应时,元素④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将过量的X通入含有元素⑩的蓝色硫酸盐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元素⑩的某种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实心球表示元素⑩原子,则一个晶胞中所包含的氧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 加热分解法 C.结晶法 D.分液法 E 蒸馏法 F 过滤法
(1)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的。
(2)________从K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获得KNO3。
(3)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4)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76.75℃)和甲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
(5)____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6)________从NaCl与NH4HCO3固体混合物中得到NaCl。
2 mol O3和3 mol O2的质量之比________,分子数之比________,同温同压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含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__。
Fe(OH)3胶体的制备: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mL~2mL饱和,继续煮沸至溶液呈,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如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几种常见漏斗的上部,A、B、C、D分别是实际操作时,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的示意图。请根据实际使用操作时上述漏斗的使用范围和它们形状,指出①、②、③、④分别与A、B、C、D中的哪一种或几种相匹配?
①与______、②与______、③与______、④与______。
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B、D、G含有同种元素。已知:(Ⅰ)A为金属单质; 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溶液。
(Ⅱ)D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Ⅲ)D能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2)G生成B有多种途径。若在G的溶液中加入与G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G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③(即D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气体C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消耗0.1mol KI,转移的电子数约为3.612×1023 个。请按照要求填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用化学用语解释 |
将少量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 |
溶液最初变成色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继续通入气体 |
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