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是测量灯泡(U额=2.5V)电阻的电路,电源电压为4V.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 |
2.5 |
2.0 |
1.5 |
1.0 |
0.5 |
电流 |
0.24 |
0.22 |
0.19 |
0.16 |
0.10 |
(1)请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可以 .
(3)下表是记录部分实验数据 图乙是第一次实验中电流表示数,该示数为 A,这5次实验中灯泡电阻的最大值大约为 Ω(结果保留2位小数).
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 (选填“ ”或“ ” 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 、 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 ;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 、 则 .(选填“ ”“ ”或“ ” 。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
(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 .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 有关。
用钢球、木块和带有斜槽的长木板。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甲,让钢球从斜槽上的某一高度由 开始运动,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钢球撞击木块时具有的动能大小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
(2)如图乙,将钢球置于斜槽上更高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表明,钢球质量一定时,从斜槽越高的位置开始运动,撞击木块的速度越大钢球的动能越 。
(3)探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时,应选择让质量 的钢球从斜槽高度 的位置开始运动。(选填“相同”或“不同”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 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 折转, 垂直于平面镜。
|
1 |
2 |
3 |
4 |
5 |
6 |
入射角 |
|
|
|
|
|
|
反射角 |
|
|
|
|
|
|
(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 沿 射向平面镜上的 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 和反射角 ,记录如表。比较 和 ,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入射角。
(2)纸板 右侧没有沿 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沿 射到 点,光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有两块边长均为4cm的无色透明的正方体"玻璃"。一块是普通玻璃(密度为);另一块是"有机玻璃"(密度为)。请你选用所需器材,设计一种方案,在不损坏"玻璃"的原则下区分它们。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海绵、细线、大烧杯、刻度尺、浓盐水(密度为)。
请将所选器材、操作方法、现象及结论填入下表(方案不能与示例相同)。
所选器材 |
操作方法 |
现象 |
结论 |
|
示例 |
托盘天平 |
将两块"玻璃"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两个托盘上。 |
天平一端下降 |
下降的一端放的是普通玻璃 |
你的方案 |
|
|
|
|
学习电学知识后,小明做了一系列相关实验来巩固学习成果。
(1)"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
①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时,还剩一根导线没连接,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电流表测L 1的电流;
②小明分别测量图乙中A、B、C三点的电流,数据如下:
A点电流I A/A |
B点电流I B/A |
C点电流I C/A |
|
灯泡L 1、L 2并联 |
0.2 |
0.3 |
图丙是电流表在C点时的示数,则I C为 A;
③接下来他选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电流,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2)"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
小明想测量额定电压为U 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却发现电流表损坏了,他又找来一个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为R 1),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①小明移动滑片P 0到b 0端,闭合开关S,接下来操作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A.移动滑片P到a端;
B.保持滑片P 0位置不动;
C.调节滑片P 0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 额;
D.移动滑片P到b端,记录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 额= (请用题中符号U 额、U、R 1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