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甲是测量灯泡(U=2.5V)电阻的电路,电源电压为4V.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
2.5
2.0
1.5
1.0
0.5
电流
 0.24 
0.22
0.19
0.16
0.10

(1)请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可以                  
(3)下表是记录部分实验数据 图乙是第一次实验中电流表示数,该示数为   A,这5次实验中灯泡电阻的最大值大约为     Ω(结果保留2位小数).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  (选填“ A ”或“ B ) 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 a b 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 C ;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  ;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 m a m b m a    m b .(选填“ > ”“ = ”或“ < )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 100 ° C .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  有关。

用钢球、木块和带有斜槽的长木板。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甲,让钢球从斜槽上的某一高度由  开始运动,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钢球撞击木块时具有的动能大小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

(2)如图乙,将钢球置于斜槽上更高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表明,钢球质量一定时,从斜槽越高的位置开始运动,撞击木块的速度越大钢球的动能越  

(3)探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时,应选择让质量  的钢球从斜槽高度  的位置开始运动。(选填“相同”或“不同” )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 EF 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 ON 折转, ON 垂直于平面镜。

1

2

3

4

5

6

入射角 i

15 °

30 °

45 °

60 °

70 °

80 °

反射角 r

15 °

30 °

45 °

60 °

70 °

80 °

(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 EF 沿 AO 射向平面镜上的 O 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 i 和反射角 r ,记录如表。比较 r i ,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入射角。

(2)纸板 EF 右侧没有沿 ON 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EF 沿 BO 射到 O 点,光沿图中的 OA 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有两块边长均为4cm的无色透明的正方体"玻璃"。一块是普通玻璃(密度为);另一块是"有机玻璃"(密度为)。请你选用所需器材,设计一种方案,在不损坏"玻璃"的原则下区分它们。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海绵、细线、大烧杯、刻度尺、浓盐水(密度为)。

请将所选器材、操作方法、现象及结论填入下表(方案不能与示例相同)。


所选器材

操作方法

现象

结论

示例

托盘天平

将两块"玻璃"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两个托盘上。

天平一端下降

下降的一端放的是普通玻璃

你的方案

   

   

   

   

学习电学知识后,小明做了一系列相关实验来巩固学习成果。

(1)"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

①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时,还剩一根导线没连接,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电流表测L 1的电流;

②小明分别测量图乙中A、B、C三点的电流,数据如下:


A点电流I A/A

B点电流I B/A

C点电流I C/A

灯泡L 1、L 2并联

0.2

0.3


图丙是电流表在C点时的示数,则I C   A;

③接下来他选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电流,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2)"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

小明想测量额定电压为U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却发现电流表损坏了,他又找来一个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为R 1),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①小明移动滑片P 0到b 0端,闭合开关S,接下来操作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A.移动滑片P到a端;

B.保持滑片P 0位置不动;

C.调节滑片P 0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

D.移动滑片P到b端,记录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    (请用题中符号U 、U、R 1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