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在Na+浓度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
K+ Ag+ Mg2+ Ba2+ |
阴离子 |
NO![]() ![]() ![]() ![]() |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结果 |
Ⅰ |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 |
Ⅱ |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
固体质量为2.4 g |
Ⅲ |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阴离子 |
NO![]() |
CO![]() |
SiO![]() |
SO![]() |
c/(mol·L-1) |
|
|
|
|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溶解铜的方法和本质。
(1)将铜粉分别加入到稍过量的氯化铁溶液和硫酸铁溶液中,铜粉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两个反应的共同点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热水浴中进行4个实验,部分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稀硫酸中加入铜片 |
无明显变化 |
Ⅱ |
硝酸钠溶液中加入铜片] |
无明显变化 |
Ⅲ |
无明显变化 |
|
Ⅳ |
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钠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再加入铜片 |
有无色气![]() |
①实验操作Ⅲ是。
②实验I、II、III的目的是。
③实验Ⅳ中反应的本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将铜粉加入到混有硫酸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液逐渐变成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将4.48L(标准状况)氨气通入水中得到0.05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现有100mL AlCl3与Mg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
①向其中一份中加入10mL 4mol/L的氨水,恰好完全反应,其中AlCl3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继续加入l mol/L NaOH溶液至10mL时,沉淀不再减少,沉淀减少的离子方程式是,减少的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②向另一份中加入a mL 1mol/LBaCl2溶液能使SO42-沉淀完全,a=。
(1)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向10mL l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10mL l mol/L的H2SO4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固体A的化学式是。
(3)向40mL 1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并将溶液分成两等份。
①一份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的化学式是。
②将(2)中所得固体A全部放入另一份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混合后的溶液充分搅拌后,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中两种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将SO2和Cl2分别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两个试管中,两溶液的红色均褪去。加热后,有一支试管中的溶液又呈现红色,该试管通入的气体是,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2)将SO2和Cl2按1:1体积比(同温同压)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为检验两种气体在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应向所得溶液加入的试剂是(填化学式)。经实验证明,SO2和Cl2在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SO2被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已知下图中H是无色液体,号称生命之源,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E是红棕色气体。
(1)C的化学式是。
(2)D和E都是大气污染物,两种物质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D→E。
②E→D。
(3)E和H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4)C和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