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的崛起让世界注视着东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是2013年中国热词,它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

(1)孙中山作为中国的先行者,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促进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请列举具体史实予以说明。(2分)
(2)一代伟人毛泽东,实现的第二次巨变是什么?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共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的?(1分)
材料二 “中国声音”、“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制造”……越来越多的词打上“中国”印。
(4)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喊出的“中国声音”是什么?1964年展示“中国力量”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反映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5)请你分析我们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从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列宁
(1)阅读材料一中的历史图片,给A、C两幅图片写上小标题,并说出与这两幅图片有关的事件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把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阅读材料二,说出材料中这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4)这次战争的主要领导人是谁?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他进行简要的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640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这次革命不仅仅反映了英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马克思
(1)材料一中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它是何时由何机构颁布的?
(2)颁布此文献的目的是什么?指出英国国王与国会之间的关系,并说明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含义。
(4)纵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你有何感想?

达·芬奇(1452-1519)和哥伦布(约1451-1506)是同时代的人,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请回答:
(1)材料表明,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以此精神为核心,欧洲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列举其中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请依据下图指出哥伦布远航的航线( )

材料二 以前的世界史,其实主要是地区史,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材料一:当地居民都跑来崖边……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许多人都来到了,包括妇女在内,每个人都带些东西。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与次之后,我回到了长勒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根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到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
请回答:
⑴当地居民指什么人?哥伦布称他们为什么人? (2分)
⑵从材料中找一句能典型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本质的话。
⑶从史料中可见当地居民对哥伦布一行采取了什么态度?
⑷欧洲殖民者后来又是怎样对待这些当地居民的?它揭示了什么?
⑸说说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是什么?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们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有明显的公共需要,经过合法手续,并事先给予公开的补偿,不得剥夺。”
请回答:
⑴以上材料出自哪个国家的法律文献?该文献的名称是什么?颁布该文献的机构是什么?
⑵这个国家此时爆发了革命,这次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⑶该法律文献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