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交换 |
B.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违背 |
C.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平民 |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阻挠 |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徒以有先生也杀之以应陈涉 |
B.若士必怒若为佣耕 |
C.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犹鱼之有水也 |
D.陵君其许寡人其真无马邪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睢能不辱使命的原因是他以维护国土为出发点,有胆有谋地同秦王进行了争锋相对、毫不妥协的斗争。 |
B.唐雎先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然后“挺剑而起”欲以死相拼,表现了不易地的严正立场。 |
C.文章将唐雎同秦王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用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他敢于斗争的精神。 |
D.文章将唐雎与秦王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
文言文阅读,《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日:“诺。”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2)愿借子杀之()(3)吾义固不杀人()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2)胡不见我于王?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墨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墨子抓住公输盘哪句话加以批驳?用原文回答。
“公输盘服”一句中的“服”字有何作用?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文】魏钟繇① ,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②,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⑤,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⑥,最妙者八分⑦。
(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①钟繇(yóu):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⑦八分:汉字书体名。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礼愈至()(2)援疑质理()
(3)诞惜不与()(4)皆书象之 ()选出下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
A.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活板》 | B.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
C.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 D.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
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题2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两文同述求学之事,宋濂和钟繇身上都有 的特点。&网]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18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 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
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
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
丰收。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 )
A.虽欲言(虽然) 皆朝于齐(向) |
B.意犹不足(还) 遂致亡灭(于是) |
C.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 乃下令(于是) |
D.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 )
A.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 |
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 |
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 |
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 |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夫 治 国 犹 如 栽 树 本 根 不 摇 则 枝 叶 茂 荣。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译文:【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3分)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3分)
陈晋之读书法
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①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②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③,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贤良为得法云。——清· 陈善《扪虱新话》
【注释】①陈晋之:人名。②诵:背诵,这里是读的意思。③癖:毛病。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遂无书不读 ()②然旋读旋忘()翻译下面句子。
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你从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国子监。
——《明史·杨继盛传》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任: ②益自刻厉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杨继盛的求学经历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