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文】魏钟繇① ,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②,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⑤,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⑥,最妙者八分⑦。
(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①钟繇(yóu):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⑦八分:汉字书体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礼愈至( ) (2)援疑质理( )
(3)诞惜不与( ) (4)皆书象之 ( )
选出下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
A.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活板》 | B.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
C.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 D.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
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题2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
两文同述求学之事,宋濂和钟繇身上都有 的特点。&网]
文言文阅读
阅读《童趣》,完成下列各题。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共2分,每小题1分)
(1)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下列选项中的划线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 |
B.为人谋而不忠乎项为之强 |
C.人不知而不愠是知也 |
D.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共4分,每小题2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第③自然段中,作者说“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其中”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怎么解释?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获得的?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投辖留宾
汉哀帝时,遵①为校尉,居长安中。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②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尝有部刺史奏事,过③遵,值其方饮,刺史大穷,侯遵沾醉④时,突入见遵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母乃令从后阁出去。遵大率常醉,然事亦不废。(选自《汉书·游侠传》有删改)
【注释】遵:①陈遵,西汉杜陵人。②车辖:古代车上的一种零件,插在轴端,以免车轮脱落。③过:访,探望。④沾醉:大醉。解释上文中的划线词
(1)居()(2)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碰上他正在喝酒,刺史(却)非常穷困。 |
B.碰上他正在喝酒,刺史大为困窘。 |
C.碰上他大方地喝酒,刺史(却)非常穷困。 |
D.碰上他大方地喝酒,刺史大为困窘。 |
客“虽有急,终不得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成语“投辖留宾”就源于这个故事,谈谈你对“投辖留宾”的看法。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②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③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连用了三个反问,为的是加强语气,使论更有力。 |
B.第②段中,通过“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写出了“虑人逼取”的心理。 |
C.第②段主要是为了论证“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的观点。 |
D.第③段,“少时”和“通籍后”的经历对比,勉励黄生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1)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2),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3)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邕曰:“此王公(4)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到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性善算,做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能成,无所改定。
【注释】(1)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2)车骑填巷: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
(3)倒屣:把鞋子穿倒了。 (4)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解释下列划线词。(4)
(1)宾客盈坐() (2)尽当与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是______(2)
A.于是就让他背诵碑文 |
B.于是就让他背出并吟诵诗文 |
C.于是那人就背着他让他吟诵诗文。 |
D.于是就让他背对着石碑背诵碑文 |
蔡邕是个爱才之人,在文中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述)
蔡邕说王粲有异才,是因为王粲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用短语表述)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上述语段选自课文《______》,作者陶渊明是______(朝代)田园大诗人(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有括号的是加点的)(3)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________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是_______(3)
A.“皆叹惋”写出村中人为自己不知道外面的世事变迁而惋惜。 |
B.“皆出酒食”一句充分表明村中人生活富足而又热情好客。 |
C.村中人的自述表达了人们厌恶战争、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
D.“不足为外人道也”道出了村中人希望保持宁静生活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