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
(2)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是      (总\净) 光合作用速率,如需测定实际光合速率需增加的实验装置是                                    。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实验结果,为了排除其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需增加的对照装置是                                  
(3)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     反应阶段。
(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 DNA 的分布
③酵母菌的呼吸探究方式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 g/mL 蔗糖溶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藓类小叶浸润在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 AB 处的颜色分别是
②如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9/ mL 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AB 处颜色分别是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 A 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如果 A 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请回答与蛋白质有关的问题。
(1)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不同。
(2)人体在获取外界蛋白质时,要通过消化道,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分解,这时蛋白酶主要是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一步在肽酶作用下被分解为氨基酸,肽酶的主要作用是破坏结构。氨基酸由组织液进入细胞并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至少要经过层膜。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和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其中能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是,可再用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DNA聚合酶只能将 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因此具有

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脂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脂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能分裂繁殖。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①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______________,通过人工选择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酯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基因控制脂酶合成要经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过程。
 ③通过生物工程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脂酶,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④请你具体说出一项上述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