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X、Y、Z、W、Q、R均为前4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X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级中,且每个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Y原子的2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
Z元素的族序数是其周期数的3倍
W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为:
I1=578 kJ·mol-1    I2=1 817 kJ·mol-1    I3=2 745 kJ·mol-1    I4=11 575 kJ·mol-1
Q为前4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元素R位于周期表的第11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Y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快速制备Y的氢化物可用Y的氢化物的浓溶液与NaOH固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YZ2+与XZ2互为等电子体,写出YZ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R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R的氯化物的水溶液与Q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甲由Z、Q两种元素组成,其晶胞如图,甲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

(5)已知由X形成的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单质完全燃烧的燃烧热
为395 kJ/mol。且1 mol Z=Z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7 kJ,1 mol
X=Z键形成时放出热量745 kJ,则单质X中1 mol X—X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和H2O等为原料制取NaHCO3,然后再将NaHCO3灼烧制成Na2CO3。若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O3分解不完全,该小组对一份加热了t1 min的NaHCO3 样品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取加热了t1 min的NaHCO3样品29.6 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则曲线d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下同);曲线b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该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若取42.0 g NaHCO3 固体,加热了t2 m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9.6g。如果把剩余固体全部加入到400 mL 2mol·L—1的盐酸中,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CO2作为未来碳源,既可弥补因石油、天然气等大量消耗引起的“碳源危机”,又可有效地解决温室效应。目前,人们利用光能和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 △H =" +206" kJ·mol-1。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l 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 mol,则5 min内CH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平衡后可以采取下列的措施能使n(CO):n(CH4)增大。
A.加热升高温度
B.恒温恒容下充入氦气
C.恒温下增大容器体积
D.恒温恒容下再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
(2)工业上可以利用CO为原料制取CH3OH。
已知: CO2(g) +3H2(g)CH3OH(g) +H2O(g) △H="-49.5" kJ·mol-1
CO2(g)+H2(g)CO(g)+H2O(g) △H=" +" 41.3 kJ·mol-1
①试写出由CO和H2制取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该反应的△S0(填“>”或“<”或“=”),在 情况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3)某科研人员为研究H2和CO合成CH3OH的最佳起始组成比n(H2) : n(CO),在l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H2与CO的混合气(CO的投入量均为1 mol),分别在230°C、250°C和270°C进行实验,测得结果如下图,则230℃时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填字母);理由是。列式计算27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测定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则负极的反应式
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 通过固体介质NASICON由电极b流向电极a
B.工作时电流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
C.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某种物质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K+、Fe2+、Al3+、SO42-、NH4+、Ba2+、CO32-、NO3-离子中的某几种。
(1)甲同学欲探究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发现开始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加热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过滤;②取滤液通入过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写出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2)乙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H2O2,发现溶液变红色;继续滴加H2O2,红色逐渐褪去且有气泡产生。为弄清其中缘由,乙同学查阅资料知:H2O2+SCN-→SO42-+CO2↓+N2↑+H2O+H+
①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每生成lmol CO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②根据乙同学的实验现象,请判断还原性强弱为:Fe2+SCN-(填<、=或>);
③根据资料,乙同学提出的猜想是:H2O2将SCN-氧化使红色逐渐褪去。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某无机化合物A由X、Y两种元素组成。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到含X元素的8g红棕色固体B,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C,将该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双氧水中得D溶液,再向D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46.6g固体。
(1)写出A的化学式
(2)写出气体C通入H2O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将A溶于D的稀溶液中得到E,并产生一种单质固体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将化合物E固体隔绝空气充分灼烧,使其分解,生成等物质的量的B、C和另一种化合物,则另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式是;有同学认为该分解反应得到的固体产物中除B外,还可能会有含X元素的低价态物质,请判断该同学的观点是否合理理由是
(5)请设计实验证明E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中是否含有X元素的低价态化合物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两份各自产生的NO气体物质的量(填“相等”或“不相等”)。
(2)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