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县制,由国家统一派官治理。这体现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宗法制的衰落
C.适应小农经济发展 D.井田制的终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差异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由此形成的思想是(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 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C.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D.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于是,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德主刑辅
C.天人感应 D.三纲五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