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聪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       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       g;
(2)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乙),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       cm3
(3)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剩余酱油的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4)小方设计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l,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酱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按该实验方案测出酱油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水果电池电压”的实验中:
小明用铜片和锌片作为电极插入较小的柠檬,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小华用铜片和铝片插入较大的柠檬也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他们分别连通相同的音乐芯片,小华比小明的芯片声音要响一些.由此他们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水果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电极的材料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同一个柠檬制成水果电池,沿着电极插入的方向不断慢慢地切去外侧的部分柠檬,分别测出电压,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猜想一”是 (选填“正确”或“ 错误”)的.

(2)在测水果电池电压时,连接如图所示电路,如果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则 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3)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华用铜片作为电池的一个电极,分别用外形相同的锌、铝、铁等金属片作为电池的另一个电极,将金属片插入同一柠檬的相同深度,并保持 相同,分别测出水果电池的电压,如下表所示:

电极材料
铜和锌
铜和铝
铜和铁
电压U/V
0.80
0.60
0.46


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小敏同学利用图乙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设计了如图21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电路;
(2)闭合开关S,用电流表测出了c处的电流,接下去的操作应该是 。在测c处电流时,若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c处的电流为 A。根据表1中记录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表1

(3)同学们发现小敏的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请你指出缺陷所在: 。你认为小敏同学下一步应该作出的改进是
(4)小刚同学也做了此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c处的电流比a、b处的电流大许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表2

测量处
a
b
c
电流/A
0.2
0.2
1.0

在“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实验中,燃烧不同燃料分别给两个烧杯中的水加热:
(1)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你认为图中横杆、温度计、铁圈、燃具四个器件的安装顺序应是 (选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在实验中应让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都应保持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 J/kg。
(4)通过实验得到燃料的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小,这是因为
(5)如果用该装置继续探究“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的本领”,需要作一定的改变:
A.两个烧杯中要分别放入 的水和煤油,并且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
B.实验中用 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C.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能够

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猜想三、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老师提供如下实验器材:刻度尺、四个金属球(100g的铁球、100g的铝球、50g的铁球、50g的铜球)、小木块和长木板.
(1)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按图组装实验器材,让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碰撞水平面上的小木块后,根据木块被撞出的距离,来比较 的动能大小.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将100g的铁球和 分别从斜面的 (选填“不同高度”或“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小木块,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有关距离.
(3)为了验证“猜想二”,应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 (选填“不同高度”或“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小木块,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有关距离.
(4)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实验能否进行? 理由是

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提升钩码,不计绳重和摩擦,改变钩码的数量,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1)实验时,用手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2)分析表中数据发现,使用此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拉力并不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而是大于物体重力的一半,其原因是
(3)在第③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4)由表中实验数据计算推知: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用同一动滑轮,将不同物体提升相同高度时,物体越重,有用功______,额外功______,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_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相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