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时代主题逐渐演变为“和平与发展”。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及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它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条约。 一一高中人教版《 20 世纪战争与和平》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材料二: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人教版九年级下
近5年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在发展中国家,有近1/3的人处于赤贫状态。如果发达国家不改变目前的政策,世界贫困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20亿。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和约》对欧洲国际秩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用意何在?
(2)材料二“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是什么?列举事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少两例)
(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 材料三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人类应该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项羽进军关中,实力雄厚,拥兵40万,驻扎在鸿门。刘邦只有10万人。项羽对刘邦先入咸阳很不满,刘邦不敢与项羽抗衡,亲自到鸿门谢罪,表示服从。项羽设宴接待刘邦。他的谋士范增劝项羽乘机杀掉刘邦,在宴席上几次示意,项羽不予理会。范增召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刘邦。项庄被刘邦收买的项伯挡住,无从下手。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鸿门。
(1)这个故事的名称是什么?里面含有一个什么成语?
(2)请查找相关资料,看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 2/3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殊”和“连给人的启示是什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治。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是否有联系?
读图,请回答:
(1)上述文字是甲骨文12生肖,你能将他们—一对应吗?
(2)从上图中你发现这些文字有哪些特点?
(3)结合课文中列举的甲骨文字,说说它们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要赛龙舟,吃粽子。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为什么纪念他?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⑴此材料出自于谁?
⑵他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
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