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连连征战,百姓流离失所,大量逃亡,掀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更多的北方人迁到了南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四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致英王的一封信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一,江南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地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四说明清朝前期实行什么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你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2)说一说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1分)
(2)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2分)
(3)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2分)

小论文题:1小题,共15分。
在东莞,佛教中对观音菩萨的信奉最为普遍,观音庙遍布各个镇街,许多民间习俗也围绕观音菩萨展开。例如,每年大年初一凌晨敲响旧历新年的第一声钟响之时,东莞城区的市民会争着到黄旗山观音寺去烧“头炷香”;麻涌大步村每年正月十九都会举行观音巡游活动。大部分人上观音山、观音庙都是为求子、求平安、祈福,真正修佛的人不多。
——《东莞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东莞时报 2014.3.11
(1)结合材料回答,围绕观音信奉,东莞人有哪些习俗?
(2)请举出你身边一例与宗教相关的习俗,并谈谈你对这一习俗的看法。(13分,标题自拟,文字通顺,言之有理,150字以上。)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 这首词涉及到了哪一历史时期哪一场战争?
(2) 这场战争发生在谁与谁之间?
(3) 这场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
(2) 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3) 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