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他们的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
材料二

(2)根据图中美术作品的特征,判断它们产生的历史时期及其反映的主流思想。 指出它们的作者和康有为宣传思想文化手段的相似之处,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因素。
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人物
思想主张
伏尔泰
 抨击教会和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
材料二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我们在国际上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线的一方面,并明确宣布“一边倒”。
材料三 1948年杜鲁门说:“世界正处于大变动当中,革命正从大多数‘无所为’的国家蔓延开来,共产主义正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自由的方针再次受到挑战。这一次是来自一个新的强大地区,即苏维埃俄国,我们必须重新武装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盟友。”
——摘自《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四 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毛泽东来说:“事关紧要的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哲学,重要的是它对世界其他部分对我们的政策。”对周恩来说:“过去我们有时候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无论你和我,我们俩都必须把自己的国家生存放在首要地位。”
——摘自《尼克公回忆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周恩来的外交原则立场是什么?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二战”后形成了怎样国际格局?毛泽东的这段讲话指的是什么?
(3)杜鲁门和尼克松的分歧是什么?二者有无本质分歧?为什么?
(4)尼克松的话被周恩来、毛泽东所接受,说明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外交原则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周恩来传》上集
(1)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是什么?
(2)“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这一时期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
(3)70年代,我国的外交有哪些重要成就?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取得突破的关键是什么?
(4)从旧中国“跪着”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他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1950年美国人的演说
材料二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度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问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在当时中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来应对?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活动?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什么变化?其原因主要是什么?同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什么成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是一幅漫画,原来的标题是英文:We tried everything but explosive。图片中大个子的袖子上标有USA,老头子的衣领上标有BRITAIN,小个子衣服上标有FRANCH,还有一位女士系的围巾上标有UNITED NATIONS,左下角的罐子上标有OIL,图中大个子对女士说:
“YOU TRY IT SISTER!”。
⑴请你依据漫画思考作者想反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的立场如何?并分别加以说明
⑵图片中四个人物分别代表的是谁?作者如此艺术加工有何寓意?
⑶请你对这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做一简单概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y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史》(上)
请完成: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上两者有何不同?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
(3)材料三内容中有什么不足之处?
(4)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有什么重大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