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小惠未(   )        (2)彼竭我(    )
(3)牺牲玉帛(   )        (4)又何焉(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文中庄公的“鄙”表现在哪些地方?
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王羲之诣门生家
(2)、王羲之尝门生家
(3)、姥初有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①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②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则命一上将荆州之军(2)、国险而民
(3)、高祖之以成帝业(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诸葛亮为刘备所出的隆中对策。
(1)、曹操(2)、孙权
(3)、荆州、益州(4)、诸戎、夷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那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7分)
桑中生李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泽》)
【注释】
①南顿:占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②豚(tún):小猪。③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比喻众人随声传闻。④翕(xī):集聚。赫:盛貌。⑤滂沱(pāng tuó):形容酒肉多而不断。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3分)
⑴欲持( )
见空桑中有土( )
植种(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8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4分)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 ⑶便还家( )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⑷不足外人道也(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老有所终”“幼有所养”是“大同社会”的特征之一。在选文中,哪一句话具体描绘了这样的生活画面?(2分)

阅读《三峡》,完成小题(共16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或短语。
(1)至于夏水陵()(2)属引凄异()
(3)非亭午夜分()(4)林寒涧()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三峡的山和夏水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各用几个词语概括。
.从作者对三峡“春冬之时”的描写可看出,三峡的景色迷人。但作者结尾却引用了“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样的诗句,让人感觉一丝悲凉。你觉得作者引用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