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开展"话说孔子及儒家思想"专题学习活动。
【思想再现】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1)写出孔子在政治、思想的主张。
【求同存异】
秦朝、西汉的统治者对儒家思想采取的政策不同,但目的相同。
(2)填表

皇帝名称
对儒家学说的政策
共同目的
秦始皇
焚书坑儒
②                            
汉武帝
①                          

【联系乡土】
明代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孔子的思想受到猛烈冲击(下图)。

(3)写出该图明末思想家(泉州籍)的姓名。
【方法运用】
对孔子思想的评价,刘斌和曾平的观点截然不同(下图)。

(4)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应当遵循哪些方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历史的变迁,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8分)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这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图二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1分)
(3)图三的陈独秀在上海发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
(4)图四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2分)
(5)综观上海历史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1分)

材料解析题:(共12分)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颁布法令,……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贵族没有军功,不能享受世袭特权;……集中小乡镇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
材料二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材料三《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孝公去世以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立即逃跑。他找到一家小客店准备住宿。小店主不知他是商鞅,对他说:商鞅定下规矩,留住没有凭据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商鞅不得己,只好回到他的封地。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之刑而死。
(1)材料一是商鞅在哪一国推行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项措施?最受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项措施?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
(2)结合材料二,说说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
(3)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以及你自己的理解,说说如果材料三这个小店主知道了商鞅的真实身份后,他会不会留住商鞅?简单说明理由。(2分。注意: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近代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8分)
(1) 14世纪的欧洲进行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人们称它为什么?(2分)
(2) 17-18世纪欧洲又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受其影响,18世纪欧洲哪个国家爆发了一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2分)
(3)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分)
(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在主题为“世界联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一个小组的同学向其它同学展示了四幅选自历史教科书上的图片:(10分)

他们提出挑战,请其他组同学派出一个代表,上台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能顺利完成这场挑战吗?
(1) 首先,要求同学写出以上四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8分)
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最后,要求说出这四个人物在欧美历史所起的共同作用。(2分)

阅读材料:(14分)
材料一: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材料二: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1870 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革命浪潮。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2分)
(2) 这一事件的标志性发明有什么意义?(2分)
(3) 材料二的交通工具是谁发明的(2分)?交通工具的革新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2分)
(4) 请举出材料三反映的工业革命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个科学家。(4分)
(5) 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对生产力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们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什么?(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