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
C.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再边缓慢加入浓硫酸边搅拌 |
D.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张白纸后,即可将NaOH固体放在白纸上称量 |
E.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观察.
F.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将盛有NaOH溶液的滴管,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2)除杂(括号内为杂质):请把所加试剂和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填在空白处。
|
试剂 |
离子反应方程式 |
①NaHCO3溶液(Na2CO3) |
|
|
② Fe2O3(Al2O3) |
|
|
③FeCl3溶液(FeCl2) |
|
|
④CO2(HCl) |
|
|
已知Cr(OH)3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将生成[Cr(OH)4]―,铬的化合物有毒,由于+6价铬的强氧化性,其毒性是+3价铬毒性的100倍。因此,必须对含铬的废水进行处理,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Ⅰ.还原法 在酸性介质中用FeSO4等将+6价铬还原成+3价铬。
具体流程如下:
有关离子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有关离子 |
Fe2+ |
Fe3+ |
Cr3+ |
完全沉淀为对应氢氧化物的pH |
9.0 |
3.2 |
5.6 |
(1)写出Cr2O2- 7与FeS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还原+6价铬还可选用以下的试剂(填序号)。
A.明矾 B.亚硫酸氢钠C.生石灰D.铁屑
(3)在含铬废水中加入FeSO4,再调节pH,使Fe3+和Cr3+产生氢氧化物沉淀。
则在操作②中可用于调节溶液pH的试剂为:(填序号);
A.Na2O2B.Ba(OH)2C.Ca(OH)2D.NaOH
此时调节溶液的pH范围在(填序号)最佳。
A.3~4B.6~8C.10~11D.12~14
Ⅱ.电解法 将含+6价铬的废水放入电解槽内,用铁作阳极,加入适量的氯化钠进行电解。阳极区生成的Fe2+和Cr2O2- 7发生反应,生成的Fe3+和Cr3+在阴极区与OH-结合生成Fe(OH)3和Cr(OH)3沉淀除去。
(4)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5)电解法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
MMA既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玻璃)的单体,又是制取甲基丙烯酸丙酯等的重要原料。现有三条制备高分子(MMA)的途径,其流程下如:
(1)工业上将A和甲醇及过量硫酸一起,一步反应生成MM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是在500℃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则其反应类型为:。
(3)某物质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其分子中还有手性碳原子,并与互为同分异构体,则其物质结构简式为:。
(4)物质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它与CO、CH3OH以物质的量之比1︰1︰1反应恰好生成MMA, 则D的结构简式为,该方法的优点是。
(5)MMA和1‒丙醇反应制取甲基丙烯酸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6)根据题中流程里提供的新信息,写出由(CH3)2C=CH2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继侯德榜“联合制碱法”后,上世纪50年代某些化工专家开始研究有机胺制碱法,目前这项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R3+ HC=NR3 •HCl,且NR3 •HCl易溶于有机溶剂。
(1)有机胺制碱法反应生成小苏打的化学方程式是:;操作①称为;
(2)过程③得到产品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过程④中,回收有机胺的化学方程式是:;
(4)副产品的用途;
(5)本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化学一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物A~M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A与F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且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F的分子式为C9H10O2,且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D能发生银镜反应:M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请回答:
(1)B、F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填反应序号)。
(3)D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
(4)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80—260之间,从以上转化中不能确认A中的某一官能团,确定该官能团的实验步骤和现象为:。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与FeCl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个峰,其峰面积之比为1:1:2:6
(15分)CO和N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消除汽车尾气的反应式之一为:
2NO(g)+2CO(g)N2(g)+2CO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O2(g)=2NO(g)△H= +180.5kJ/mol①
C(s)+O2(g)=CO2(g)△H= -393.5kJ/mol②
2C(s)+O2=2CO(g)△H= -221kJ/mol③
则2NO(g) + 2CO(g)N2(g) + 2CO2(g)△H=。
(2)-定温度下,在一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一定量的NO和CO时,反应进行到t时刻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CO)=amol、n(NO)=2amol、n(N2)=bmol,且N2占平衡混合气体总体积的1/4。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只含a、V的式子表示)。
②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填序号)
A.v(CO2)生成=v(CO)消耗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NO、CO、N2、CO2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不再变化
(3)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NO、2.4molCO通入固定容积2L的密闭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①有害气体NO的转化率是,0~15min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
②20min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CO浓度减小,则改变的条件是(填序号)。
A.增加CO的量B.加入催化剂
C.降低温度D.扩大容积体积
(4)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则: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NiO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