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步骤一:收集资料,感受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路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C、D四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举出B处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容。(任意2点即可)
步骤二:整合知识,体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果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步骤三:感悟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多困惑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史上,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转折点,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1851年伦敦世博会英国馆图二1900年巴黎世博会电灯照明
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请你设想图一中英国展馆会展出哪些先进科技产品(至少三个),写出图二中为电灯照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发明家的名字。
(2)材料二中提到的交通工具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场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
(3)从材料一、材料二到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读两幅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有人说,二十世纪的世界史上有两次重大改革,在两大国历史进程中成效显著,列举图中两国领导人实施的改革分别是什么?
(2)这两个国家的改革所起到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两次改革的共同点主要是下列的()
A.都在不改变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实行改革,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都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都使本国摆脱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核心措施都集中在工业领域,通过改革解决了大量失业问题

已经过去的20世纪,人类先后受到两次世界大战。阅读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争夺霸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观察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圆圈中。

A德国 B俄国 C英国
(2)珍珠港、华盛顿、斯大林格勒、诺曼底等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曾发生过重大事件。一个旅游团对以上所列的地方有选择地进行参观,请你根据掌握的历史知识,帮助旅游团推荐其中三处地点,并按下面示例的格式,简要写出荐该地点的理由。
示例:广岛: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3)统计图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哪些?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3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000





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试结合世界近代以来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首先在哪一国家兴起?
(2)17——18世纪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3)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给你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大战进行了4年多,牵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战场上不断使用新式武器,造成了重大的物资和人员伤亡。
参战各国共伤亡3000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超过1000万,经济损失达3400亿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中“大战进行了4年多”指哪一年至哪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很多,其中中国参加了哪一方作战?
(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