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化学与技术】
锶()元素广泛存在于矿泉水中,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与
同属于第ⅡA族。
(1)碱性:Sr(OH)2 Ba(OH)2(填“>”或“<”);锶的化学性质与钙和钡类似,用原子结构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2)碳酸锶是最重要的锶化合物。用含SrSO4和少量BaSO4、BaCO3、FeO、Fe2O3、Al2O3、SiO2的天青石制备SrCO3,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将天青石矿粉和Na2CO3溶液充分混合,过滤;
Ⅱ.将滤渣溶于盐酸,过滤;
Ⅲ.向Ⅱ所得滤液中加入浓硫酸,过滤;
Ⅳ.向Ⅲ所得滤液中先加入次氯酸,充分反应后再用氨水调pH约为7,过滤;
Ⅴ.向Ⅳ所得滤液中加入稍过量NH4HCO3,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净,烘干,得到SrCO3。
已知:ⅰ.相同温度时的溶解度:BaSO4<SrCO3<SrSO4<CaSO4
ⅱ.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①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Ⅱ中,能与盐酸反应溶解的物质有 
③Ⅳ的目的是 
④该工艺流程中NH4HCO3含有的化学键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探究沉淀溶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_______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是:有_______生成,甲筒活塞_______移动(填“向外”、“向内”或“不”)。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_______溶液中。
(3)实验3中,甲中的30 mL气体是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那么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写出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4中,已知:3Cl2+2NH3=N2+6HCl。甲针筒除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最后针筒内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mL。

(1)图瓦卢是由多个珊瑚礁形成的岛国。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剧增,大量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被海水侵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引起温室效应的人为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方法和设想。有人根据液态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CO2液化后,送入深海海底,以减小大气中CO2的浓度。为使CO2液化,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减压、升温 B.增压、升温 C.减压、降温 D.增压、降温
(4)科学家研究发现,用“汽水”(一种能释放CO2的弱酸性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原因是它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强呼吸作用②加强光合作用③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 ④加强植物蒸腾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5)能快速、有效地减缓大气中CO2大量增加的生态学措施是________。
A.使用天然气等燃料
B.控制全球人口增长
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D.立即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

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它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E是有香味的有机物,F是高分子化合物(已知醛类氧化可生成羧酸)。

(1)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①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②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④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⑤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A、B、C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已知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百分含量将减小。

(1)根据上图数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的平均速率v(C)=
(2)该反应的ΔH0(填“>”、“<”或“=”)。
(3)此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4)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根据上图判断,在t3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②A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
③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K1、K2、K3之间的关系为:(用“>”、“<”或“=”连接)。

将水煤气转化成合成气,然后合成各种油品和石化产品是化工的极为重要的领域。除去水蒸气后的水煤气主要含H2、CO、CO2及少量的H2S、CH4,继续除去H2S后,可采用催化或非催化转化技术,将CH4转化成CO,得到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是理想的合成甲醇原料气。
(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CO(g)+H2(g),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下列能增大碳的转化率的措施是

A.加入C(s) B.加入H2O(g) C.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

(2)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CH4(g)+3/2O2(g) CO(g)+2H2O(g) ΔH="-519" kJ/mol。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
①X在75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Y在60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Z在44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已知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是(填“X”、“Y”或“Z”),选择的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