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化学与技术】
锶()元素广泛存在于矿泉水中,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与
同属于第ⅡA族。
(1)碱性:Sr(OH)2 Ba(OH)2(填“>”或“<”);锶的化学性质与钙和钡类似,用原子结构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2)碳酸锶是最重要的锶化合物。用含SrSO4和少量BaSO4、BaCO3、FeO、Fe2O3、Al2O3、SiO2的天青石制备SrCO3,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将天青石矿粉和Na2CO3溶液充分混合,过滤;
Ⅱ.将滤渣溶于盐酸,过滤;
Ⅲ.向Ⅱ所得滤液中加入浓硫酸,过滤;
Ⅳ.向Ⅲ所得滤液中先加入次氯酸,充分反应后再用氨水调pH约为7,过滤;
Ⅴ.向Ⅳ所得滤液中加入稍过量NH4HCO3,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净,烘干,得到SrCO3。
已知:ⅰ.相同温度时的溶解度:BaSO4<SrCO3<SrSO4<CaSO4
ⅱ.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①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Ⅱ中,能与盐酸反应溶解的物质有 
③Ⅳ的目的是 
④该工艺流程中NH4HCO3含有的化学键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探究沉淀溶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将电解的Y气体作为燃料电池燃料,为电解池供电;X气体作为钛的冶炼原料,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氯碱工业装置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如下图所示:

(1)①上图中的节能型氯碱工业部分,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a%与b%的大小_________;
②分别写出燃料电池B中正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样设计的主要节(电)能之处在于(写出2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钛铁矿经氯化法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
(3)TiCl4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冒白烟,白烟主要为白色的二氧化钛的水合物H2Ti0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①Mg(s)+Cl2 (g)=MgCl2 (g)△H=-641kJ·mol-1
②1/2Ti(s)+Cl2 (g)=1/2TiCl4 (l)△H="-385" kJ·mol-1
写出Mg与TiCl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在氩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

随着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突出,利用热化学循环制氢的研究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青睐。最近的研究发现,复合氧化物铁酸锰(MnFe2O4)也可以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MnFe2O4的制备流程如下


⑴已知滤液中不含Fe和Mn两种元素,则投入原料Fe(NO3)n和Mn(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__________。
⑵B操作中“连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C操作中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利用MnFe2O4热化学循环制氢的反应可表示为(以下反应过程中Mn的化合价不变):
MnFe2O4MnFe2O4-x+O2↑ MnFe2O4-x+xH2O→MnFe2O4+xH2



+2

请认真分析上述两个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MnFe2O4-x中X=0.8,则MnFe2O4-x中Fe占全部铁元素的百分率为________。
②该热化学循环制氢的优点有(答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热化学循环法制氢尚有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的研究方向是________ _________。

芳香族化合物B、C、F与链状有机物A、D、E、G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B中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四种,D可发生银镜反应,C、G属同类有机物。以下变化中,某些反应条件及产物未标明。

⑴加热时D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请写出有机物C可能的结构简式:   
⑶一定条件下,F与足量的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只写一例)。
⑷请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分子中含有苯环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⑸若B在200℃时经催化氧化(以V2O5作催化剂)后能转化为有机物H,在ZnCl2存在的条件下,有机物H与苯酚可合成酚酞,反应如下:


则H的结构简式是

A、B、C、D四种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1)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A与D同主族,A和D可形成两种化合物X和Y,X和水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二元酸M,M可以使溴水褪色。
(2)A元素的单质和C元素的单质化合可生成Z, Z在加热条件下跟水反应的产物1 mol需用3mol KOH才能完全中和。
(3)A元素的单质和B元素的单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N,D元素的单质和B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G,化合物N和化合物G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焰色反应均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元素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为(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3)M可以使溴水褪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Z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化合物N与化合物G的水溶液反应,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常温下,D的氢化物呈气态,有毒,水溶液呈酸性。脱除天然气中D的氢化物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回收D的单质。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D的氢化物后,以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溶液可回收D的单质,其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忽略溶解氧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该方法的优点是

下图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图中:A处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B处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或银丝;C处为无水CuSO4粉末;D处为碱石灰;F处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按加热的先后顺序排列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为使A中乙醇平稳气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乙醇反应后所生成的产物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G处导管倾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若不加热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无明显变化,而F处现象与(3)相同,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