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历史上曾遭受六次大规模的外敌入侵,侵略中国的国家达到11个。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目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根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当家作主站起来”后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为实现此任务,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开创未来、实现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为此,青少年应承担起怎样的历史使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世纪的一个英国人、18世纪的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进入天堂后回忆自己生前的经历时说:
A:“你们知道吗?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我们这些人被分到了第三等级, 后来还是我们带领第三等级的人们取得了自由。”
B:“你们国家比我们国家好多了,我们国家根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国王说他的权力是神授予的,是代表上帝统治我们的,最后我们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C:“我们比你们幸运一些,没有什么国王,但你们中间一个国家的国王却在我们国家发号施令,不让我们发展经济,还企图镇压我们,结果我们宣布独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个全世界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家。”
请回答:
(1)你知道上面的A、B、C分别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A国颁布的提倡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是什么?该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C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其他两国相比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4)就其影响而言,这三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共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条大路通罗马”
材料二 “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者自日南檄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
材料三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与历史演进的关系时指出:“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古老文明被蛮族破坏,接着就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罗马人和野蛮人,封建主义和高卢人,东罗马帝国和土耳其人)。对野蛮的征服者民族说来,正如以上所指出的,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大秦”在世界史上指哪个国家?材料中记载大秦王安敦派使者到中国具体是在哪一年?这个史实记载在哪部书中?
(3)材料三能说明什么?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请回答:
(1) 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2) 当时中日友好交往的中国使者是谁?他做出了什么贡献?
(3) 日本民族是学习其他民族好的东西而强盛起来。日本第一次向谁学习进行了首次改革?请说出此次改革的名称、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读《6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疆域图》回答问题:

(1)拜占廷帝国又称帝国。
(2)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地处洲和洲分界处,沟通了海和海,是东西方交通的要道,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 由图可知拜占廷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5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被西亚的哪个国家所灭?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读下列材料:……第16条,自由民藏匿宫廷之逃奴于其家,而拒不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第45条,自由民以其田租与农人佃耕,并收取其田的佃金,而后阿达得(雷雨洪水之神)淹其田或洪水毁去其收获物,则损失仅应归之农人。第96条,倘自由民从塔木卡(大商人)借谷或银,而无谷或银以还债,则彼得在证人之前将彼所有任何之物交还塔木卡,塔木卡不得拒绝,应接受之。
请回答:①分析各法律条文维护了什么人的利益?
②如何评价该文物的历史价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