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年12月5日国家民委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聚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中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多样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
材料二:“东方开的海螺花,南方开的玉竹花,西方开的金兰花,北方开的玉石花,栽在一个花盆里,开成一蓬团结花。” 这是首普米族民歌中的内容。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我们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对普米族民歌内容的理解。
材料一:在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有一定比例。即使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在全国人大,政协中,也有自己的代表和委员。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帮助壮族等少数民族创造了文字,帮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改进了文字,我国法律规定各民族均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教学;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表明了什么?
(2)从两则材料中我们可看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什么?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一个什么主题?
欣赏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偏心》反映了什么现象?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生产与环保的关系?为什么?
材料一:2012日5月1日上午,第14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京举行。自上一届中美科技联委会2009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以来,中美科技创新合作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中美成立了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两国5年共同出资1.5亿美元,支持清洁能源汽车、清洁煤和建筑节能领域的联合研发。在两国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中美成功举办了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计划和青年科技论坛,即将启动“青年科技骨干访问计划”,每年由中方选拔12名青年科技人员访美。为提升中美科技开放与合作水平,中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幅度提高科研活动国际化程度。鼓励研发机构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支持国内外高水平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还将逐步加大国家科技计划的开放力度,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区域科技合作中心和合作示范园区建设,特别是支持中国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支持外国企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等。
材料二:第14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2012年5月1日上午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去贺信。胡锦涛在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中美两国都认识到科技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积极推进科技合作。胡锦涛表示,相信在中美两国政府和科技界持续不断的努力下,中美科技合作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上述材料体现了初三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重要观点?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8把锈迹斑斑的铁四牙、6把尘土封存的锄头、12把长钩刀,24年的坚持不懈,数条乡间小道的平坦……”这些在讲述的,是一位老人的故事。他就是临高县林城镇宫花村92岁的黄吉贞。 “人的一辈子很短,不能白活,要给后人留点什么。”抱着“我得为群众服务”的想法,黄老从1987年就开始了义务修路生涯。25年来,他为修路共填土杂方约4000多立方,清理灌木丛及荊棘约6吨。如今,村里的路变宽了,变平了,就连邻近的乡村小道都留下了他修路的身影。“我会继续修下去,直到村里通上水泥路。”黄吉贞坚毅地说,只要还能动,他会一直修路。“心甘情愿地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事情,这是我和老伴长寿的秘诀。”
问(1)你是怎样认识和评价黄吉贞老人的行为的?请说明理由。
(2)“人的一辈子很短,不能白活,要给后人留点什么”; “心甘情愿地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事情,这是我和老伴长寿的秘诀”。黄吉贞老人的人生观和长寿秘诀给你什么启示?(不少于四点,4分)
西安市王炎德、李新华、程运生、陈双川等9名尿毒症患者因不堪忍受长期的病痛折磨和经济压力,商议欲“安乐死”,让自己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将遗体捐献给医疗单位。他们年龄不一、职业不同、经历各异,但都为尿毒症患者。由于肾功能丧失,他们全靠做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每到透析前,他们都感到极度痛苦,浑身疼痛,恶心呕吐,整夜整夜地失眠。为了减少尿液生成,这几名患者平时再渴也不能喝水,如果忍不住喝了水,心脏就会因为体内水分太多而负担过重引起心衰。对这种生活,他们已不堪忍受。做血液透析时间最长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日子对我而言,每一天都是漫长而痛苦的。”68岁的程运生说:“我两周就要做三次透析,身体虚弱得无法动弹一步,整日呆在房子里像蹲监狱一样。”认为自己的病拖累家人也是这9名患者欲“安乐死”的一个原因。陕西经贸学院的李新华老师粗略地算了一笔账:最基本的治疗每月也得4400多元,虽然单位和亲戚朋友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对于家庭来说,负担仍然很重,好多事情都耽误了。正是在这种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他们感到活着太痛苦了,觉得不如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问(1)我们为什么要努力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公民行使生命健康权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有同学认为,一些身患绝症、饱受疼痛折磨的病人,身处生不如死的困境,如果他们自愿放弃生命、结束痛苦,社会应该支持和帮助他们实现“最后的要求”。你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