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苏格拉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钱穆在《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中说:“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科举制度可以杜绝官场的腐败
B.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产生民国用人弊病的根本原因
D.科举制度被废除是“预备立宪”的结果

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

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福建省福清县王氏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筷子)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①血缘亲情产生的凝聚力 ②传统的孝义观念③政府的提倡和干预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旧贵族阶层不断遭到打击。下列对其权益有较强冲击作用的是

A.君轻民贵思想、焚书坑儒 B.有教无类思想、郡县制
C.有教无类思想、中朝的设立 D.“仁”的思想、郡县制

唐睿宗说:“彰善瘅(憎恨)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谏臣须蹇蹇匪躬之士,宪官须孜孜嫉恶之人”。唐肃宗规定:“其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由此可以看出唐朝统治者强调

A.监察官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B.监察官员的职权范围
C.监察官的地位 D.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