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              。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向0.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填“左”“右”或“不移动”)。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完成下列各题:
(1)在18.6g Fe和Zn合金中加入200mL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3mol H2。则原合金中有   mol Fe,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已知19.2gCu与过量的200ml 5mol/L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请计算(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3Cu+8HNO3 加热 3Cu(NO3)2+2NO↑+4H2O
转移电子的个数为(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产生NO气体的体积为 
反应后,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1)Al+NaNO3+H2O →Al(OH)3+N2↑+NaAlO2
①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②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③ 反应过程中转移5mole-,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L。
(2)对于反应:K2Cr2O7 + HCl → KCl + CrCl3 + Cl2↑ + 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平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及方向。
____K2Cr2O7 + ____HCl===" ____KCl" +____ CrCl3 + ____Cl2↑ + ____H2O
② 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HCl为1.2 mol,则被还原的K2Cr2O7 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现有三种物质A、B、C,其中有一种是酸,一种是碱,一种是盐,溶于水后电离,可以产生下表中的离子:

阳离子
Na H Ba2
阴离子
OH CO SO

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如下:
① 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X,气体X可以和C溶液反应生成沉淀E,沉淀E可与B溶液反应;
② B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沉淀D不溶于稀硝酸。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空:
(1) 物质A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溶液与C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C反应至溶液呈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鉴别B溶液中阴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4) D与E的混合物a g,加入足量盐酸,反应完全生成标准状况时的气体b L,则D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16分)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钉的玻璃筒内滴入NaOH溶液,即可观察到铁钉附近的溶液有沉淀,表明铁被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向插入石墨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石墨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2中的石墨是________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 mL0.5 mol·L-1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
①电源的M端为________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0.64 g,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mL。

(8分)
痛风是关节炎反复发作及产生肾结石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关节炎的原因归结于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NaUr)晶体,有关平衡如下:
① HUr(尿酸,aq) Ur(尿酸根,aq)+H+(aq)(37℃时,Ka =4.0×10-6
② NaUr(s) Ur(aq)+Na+(aq)
(1)37℃时,1.0L水中可溶解8.0×10-3mol尿酸钠,此温度下尿酸钠的Ksp为
(2)关节炎发作大都在脚趾和手指的关节处,这说明温度降低时,反应②的Ksp(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生成尿酸钠晶体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37℃时,某病人尿液中尿酸分子和尿酸根离子的总浓度为2.0×10-3mol/L,其中尿酸分子的浓度为5.0×10-4mol/L,该病人尿液的c(H+)为mol/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