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近日,习近平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的,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党政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措施,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
材料二:中国触目惊心的餐桌浪费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继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之后,民间也发起了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 “光盘”运动,号召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光盘”运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需要每个人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去践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一个好的观念好的行为会随着一个人的成长伴随终身,当这种观念深植于内心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时,也许就不需要外在的口号去规范人们的行为了,“光盘”运动也就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
材料三:相关报道称,我国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数量巨大,在餐馆、食堂和家庭中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分别是800万吨和300万吨,相等于2.5亿到3亿人一年的口粮。面对这个数字,我们是否惊出一身冷汗?在耕地制约、增产空间有限、资源承载能力已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每年有2、3亿人的口粮被浪费,是难以承受之重。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舌尖上的浪费”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为了更为有效的反对浪费,不少网民在网络上发起以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为主题的“光盘”行动。网民发起的“光盘”行动为什么能得到强烈响应?
(3)响应“光盘行动”,你将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
〔关注校园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自今年春季各地发生多起幼儿园、学校的恶性伤人事件之后,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和管理,学校有校警、街头有巡警、辖区有民警,正成为全国多数地方的共同举措。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何谈幸福!
(1)请你探究:国家为何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2)排查隐患:你所在的校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2分,要求能列举两条)
(3)清理设计:请你为“校园安全”设计一条警示语。
(4)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观察下列漫画,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漫画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2)请结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评析漫画中人物的行为?
(3)对此,你有何启示?
高峰的叔叔在上学期间,爱护学校的财产,18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年后退伍回家经营餐馆。他严格按照工商、卫生、税务、公安等部门的规定经营,因此受到市政府的表扬。
阅读材料,运用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峰的叔叔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几项基本义务?
(2)我国公民为什么要履行这些基本义务?
(3)你打算怎样正确履行义务?
目前,盐城市正在积极建设文明城市,以推动城镇化建设。而文明城市的建设依赖全体市
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为此,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了以“爱我家乡,提高文化素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信息收集】
第一小组的同学收集到教育部颁发的2014年两个教育工作要点。
第一: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实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第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是国家的重要职责。
第一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工作要点,得出重要结论:国家重视教育事业。
(1)请从国家繁荣发展的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要重视教育事业?
【实地调研】
第二小组的同学通过走访,发现尽管国家重视教育事业,但是初中生厌学、辍学情况较为突出,他们发现,初中生厌学、辍学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部分同学的父母不重视教育。为了提醒同学们要自觉维合法权利,他们在网上搜集到了一幅漫画。(见下图)
(2)请问:漫画中的父亲侵犯了儿子什么权利?
【心得交流】
第三组同学学习了第一组和第二组同学的调研报告,很有感
触,对于怎样降低辍学率,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同学甲:“我父母离异,都不管我的学习,但我认为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我不会辍学。”
同学乙:“我认为提高写作能力,要多留意周围世界。解数学难题,要多想方法。背书要找关键词。学习辛苦,但更多的是乐趣,干嘛要退学。”
同学丙:“仅靠盲人摸象,学习难以进步,只有众人拾柴火焰才会高。”
(3)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同学甲、乙、丙在学习过程中分别运用了哪种学习方式?
【感悟提升】
研究性学习结束后,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及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大家一致认为要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
(4)请你为该班同学能更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一位拾荒的农民,推着自行车,带着破麻袋,边走边喊:“收废品哦!”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打开门,轻蔑地喊道:“喂,老头,离这远点,这是我家的废品,不要你钱,赶紧走。”农民边付钱边说:“记住,我们都是人。”回家后,农民发现废品里夹着1850元钱,第二天,他又来到年轻人家,边还钱边说:“记住,我们都是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对故事中两位主人翁的言行分别进行评析。
(2)这则故事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