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天牛是菊花的主要害虫之一。科研人员将抗虫基因转入菊花,培育出抗虫菊花。下图是获得转基因菊花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作为标记基因,菊花叶片对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1)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其化学本质是 _ _,此外还可用 作为运载体。
(2)如图限制酶M和N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是 __,连接它们所需要的基本工具是__ __。
(3)为了促进土壤农杆菌吸收重组质粒,可用__ _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
(4)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一定浓度植物激素、营养物质以及__ __和 的固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筛选转基因菊花。
(5)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菊花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时,需根据抗虫基因(目的基因)两端的部分碱基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若其中一种引物共用了31个,则目的基因最多扩增了 __次。
(6)将转基因菊花嫩茎及叶片与人工饲料以适当比例混合后饲喂菊天牛2 龄幼虫,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
①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 。
②据表分析,__ 差异显著,说明转基因菊花对菊天牛2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下表列出三种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所占面积比、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现存量以及被食量。
①据表资料,按单位面积计算,净生产量依热带雨林、荒漠和海洋的顺序减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
A.生产者被食量按此顺序增大 | B.环境温度按此顺序降低 |
C.叶绿素含量按此顺序减少 | D.太阳光利用率按此顺序增大 |
②据表分析,热带雨林的现存量最大,而海洋生态系统的最小,其原因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__________________远大于热带雨林。
(2)热带雨林土壤积累的有机物很少,而荒漠则较多,其原因是_________;构成热带雨林比较重要的两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洋生态系统在遭受到严重的污染后,又恢复到原状,此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到末期又重新形成。对新形成的核膜的来源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主张认为是由旧核膜的碎片连接形成,另一种主张认为是由内质网膜重新形成的。现给你提供变形虫、3H-胆碱(磷脂成分)和其他的必需仪器,请设计一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并说明支持哪一主张。
步骤:(1)将部分变形虫置于3H-胆碱的介质中培养,使其膜被标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科学家,这3位科学家发现了调控细胞周期的一系列基因,以及相关的酶和蛋白质。这项工作对肿瘤等领域的研究发生了重大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长短时,通常要考虑温度因素,这是为什么?
(2)有人称恶性肿瘤为细胞周期病,其根据是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_________,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
(3)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有差异。蛙胚卵裂期动物半球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比植物半球的细胞的时间_________。
(4)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之一,是用药物控制_________的合成,从而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如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则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阻断在_____期。
某些遗传病具有家族性遗传的特征,非家族成员一般也非携带者。图为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的“定位克隆法”示意图,通过对家系分析将与某种疾病相关的基因定位在某一染色体的特定部位。(表示氨基酸的三字母符号:Met—甲硫氨酸;Val—缬氨酸;Ser—丝氨酸;Leu—亮氨酸;Gln—谷氨酰胺;Pro—脯氨酸;Cys—半胱氨酸)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基因的本质是__________。通过连锁分析定位,该遗传家系的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可能在_________染色体上。若此病为隐性遗传病,且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四万分之一,则女性为携带者的几率是_________。
(2)初步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后,需要对基因进行克隆即复制,获取有关基因的工具是__________酶,基因克隆的原料是_________,共有_________种。基因克隆必需的酶是_________,另外,基因的克隆还需_________等条件。
(3)DNA测序是对候选基因的_________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是基因位点发生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
1986年,F.C.期图乐德和J.赖乐特分别对胡萝卜进行诱导得到胚状体,将胚状体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便形成了所谓的“人工种子”。
(1)材料中培育的大量胚状体是利用_________技术。
(2)包埋胚状体的胶质相当于自然种子的哪部分结构?_________。
(3)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反映了细胞具有_________性。
(4)由人工种子萌发成的植株是否可育?说明理由。